悬浮型生物反应器中脱除烟气中氮氧化物工艺的初步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氮氧化物的来源及危害 | 第9-10页 |
1.1.1 氮氧化物污染气体的来源 | 第9-10页 |
1.1.2 氮氧化物污染气体的危害 | 第10页 |
1.2 氮氧化物污染气体的处理净化技术 | 第10-12页 |
1.2.1 传统的烟气脱硝方法 | 第10-11页 |
1.2.2 新型的烟气脱硝方法 | 第11-12页 |
1.2.3 微生物烟气脱硝方法 | 第12页 |
1.3 微生物法去除烟气中氮氧化物的研究进展 | 第12-14页 |
1.4 悬浮型生物反应器的优势 | 第14-15页 |
1.5 论文的研究目的、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| 第15-17页 |
1.5.1 研究目的 | 第15页 |
1.5.2 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1.5.3 研究意义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17-25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17-19页 |
2.1.1 实验试剂 | 第17-18页 |
2.1.2 实验仪器 | 第18页 |
2.1.3 培养基及反应器中培养液的成分 | 第18-19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19-22页 |
2.2.1 反应器的组成 | 第19-20页 |
2.2.2 反应器的实验过程 | 第20-22页 |
2.3 反应器中菌H_1的培养 | 第22-25页 |
2.3.1 菌H_1的前期培养 | 第22-23页 |
2.3.2 菌H_1的扩大培养 | 第23-25页 |
第3章 反应器中菌H1的脱氮性能 | 第25-41页 |
3.1 菌H_1在反应器中的生长曲线 | 第25-26页 |
3.2 反应器中菌H_1脱氮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6-38页 |
3.2.1 碳源 | 第27-28页 |
3.2.2 温度 | 第28-30页 |
3.2.3 硫酸盐 | 第30-32页 |
3.2.4 pH值 | 第32-35页 |
3.2.5 亚铁离子 | 第35-37页 |
3.2.6 菌H_1脱氮工艺参数的优化 | 第37-38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8-41页 |
第4章 脱氮反应的动力学特性研究 | 第41-53页 |
4.1 菌H_1的微观生长动力学 | 第41-42页 |
4.2 反应器中菌H_1的宏观生长动力学 | 第42-43页 |
4.3 外扩散阻力的消除及菌H1活性的恢复 | 第43-45页 |
4.4 脱氮反应的动力学模型 | 第45-49页 |
4.4.1 动力学机理 | 第45-46页 |
4.4.2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| 第46-49页 |
4.5 曝气量对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 | 第49页 |
4.6 温度与碳源对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 | 第49-51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结论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