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2-15页 |
1.2.1 PPP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3页 |
1.2.2 造价管理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3 BIM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方案和创新点 | 第15-16页 |
1.3.1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5页 |
1.3.2 论文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| 第15-16页 |
1.4 论文章节安排 | 第16-17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PPP模式与工程造价理论研究 | 第18-26页 |
2.1 PPP模式分析 | 第18-20页 |
2.1.1 PPP模式的概念 | 第18页 |
2.1.2 PPP模式应用形式 | 第18-20页 |
2.1.3 PPP项目运作流程 | 第20页 |
2.2 工程造价的相关知识 | 第20-23页 |
2.2.1 工程造价的含义 | 第20-21页 |
2.2.2 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| 第21页 |
2.2.3 工程造价管理流程 | 第21-23页 |
2.3 PPP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 | 第23-25页 |
2.3.1 应用分析 | 第23页 |
2.3.2 PPP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| 第23-24页 |
2.3.3 PPP识别阶段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 | 第24-25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3章 PPP识别阶段造价管理关键因素研究 | 第26-35页 |
3.1 发起方影响因素研究 | 第26-28页 |
3.1.1 政府发起 | 第26-28页 |
3.1.2 社会资本发起 | 第28页 |
3.2 PPP项目筛选因素研究 | 第28-29页 |
3.3 物有所值评价因素研究 | 第29-32页 |
3.3.1 定性评价 | 第30-31页 |
3.3.2 定量评价 | 第31-32页 |
3.4 财政承受能力评价因素研究 | 第32-34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4章 PPP识别阶段造价管理系统方案研究 | 第35-42页 |
4.1 PPP识别阶段建筑信息集成与可视化建模 | 第35-37页 |
4.1.1 PPP识别阶段建筑信息集成 | 第35-36页 |
4.1.2 建筑信息可视化建模 | 第36-37页 |
4.2 系统解决方案研究 | 第37-41页 |
4.2.1 PPP项目造价数据库研究 | 第38页 |
4.2.2 材料评标研究 | 第38-39页 |
4.2.3 工程量清单编制研究 | 第39-40页 |
4.2.4 造价指标分析研究 | 第40页 |
4.2.5 造价估算编制研究 | 第40-41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5章 基于BIM的PPP识别阶段造价管理系统设计 | 第42-54页 |
5.1 系统架构与功能模块 | 第42-46页 |
5.1.1 系统架构设计 | 第42-43页 |
5.1.2 系统功能分析 | 第43-46页 |
5.2 系统数据管理平台设计 | 第46-51页 |
5.2.1 建筑数据库 | 第46-48页 |
5.2.2 系统数据处理 | 第48页 |
5.2.3 数据模型配置 | 第48-51页 |
5.3 系统开发 | 第51-52页 |
5.3.1 系统后台程序开发 | 第51页 |
5.3.2 系统交互界面开发 | 第51-52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2-54页 |
第6章 PPP识别阶段造价管理系统功能实现 | 第54-64页 |
6.1 PPP识别阶段造价管理系统概述 | 第54页 |
6.2 PPP识别阶段造价管理系统的实现 | 第54-62页 |
6.2.1 模型展示功能界面 | 第55-56页 |
6.2.2 费用管理功能界面 | 第56-61页 |
6.2.3 造价估算功能界面 | 第61-62页 |
6.3 PPP识别阶段造价管理系统的应用效益分析 | 第62-63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64-66页 |
总结 | 第64页 |
展望 | 第64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2页 |
附录一 | 第72-74页 |
附录二 | 第74-75页 |
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| 第75-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