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输配电工程、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--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

电力手持防误监测系统设计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创新点摘要第7-10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9页
    1.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电力防误系统的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PDA 手持器的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1.3 论文涉及算法的研究现状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神经网络在数字识别领域的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遗传算法的研究现状第15-17页
    1.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页
    1.5 论文安排第17-19页
第二章 电力手持防误监测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19-28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19页
    2.2 系统的整体结构第19-21页
    2.3 硬件系统设计方案第21-23页
    2.4 软件系统设计方案第23-27页
    2.5 系统通信方式第27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27-28页
第三章 基于混沌理论的遗传算法第28-41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8页
    3.2 算法的基本原理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混沌理论的基本原理第30-31页
    3.3 基于混沌理论的遗传算法第31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基本思想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初始群体分布调整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遗传选择操作调整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变异算子调整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最终混沌搜索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基于混沌理论的遗传算法流程第35-36页
    3.4 基于混沌理论的遗传算法收敛性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3.5 算法测试第37-40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40-41页
第四章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的条形码识别第41-55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1页
    4.2 BP 神经网络原理及实现第41-44页
    4.3 现有的条形码识别方法第44-45页
    4.4 CS-GA 算法优化 BP 神经网络第45-47页
    4.5 CS-GA 算法优化神经网络在条形码识别中的应用与分析第47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图像的预处理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特征向量的提取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数据训练样本产生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5 CS-GA 算法优化神经网络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6 条形码数字识别结果与分析第51-54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54-55页
第五章 电力手持防误监测系统实现第55-67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55页
    5.2 手持设备防误子系统第55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变电所防误模块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手持器远程防误工作模块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缺损条码识别防误模块第59-61页
    5.3 服务器端主系统第61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日常防误数据管理模块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防误规则设计模块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电力防误规则流程实时监测模块第64-65页
    5.4 中间通讯服务系统第65-66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66-67页
结论第67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2页
发表文章目录第72-73页
致谢第73-74页
详细摘要第74-83页

论文共8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压气体放电灯驱动技术研究
下一篇:小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关键问题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