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素幸福思想的伦理学探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一、绪论 | 第8-16页 |
(一)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8-10页 |
1、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2、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(二) 文献综述 | 第10-13页 |
1、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1页 |
2、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1-13页 |
(三)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3-16页 |
1、研究思路 | 第13-14页 |
2、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二、罗素幸福思想的来源 | 第16-23页 |
(一) 罗素幸福伦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| 第16-19页 |
1、罗素的人生经历 | 第16-18页 |
2、罗素幸福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| 第18-19页 |
(二) 罗素幸福理论的来源 | 第19-23页 |
1、快乐主义伦理学对罗素幸福思想的影响 | 第19-20页 |
2、情感主义伦理思想对罗素幸福思想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3、功利主义伦理思想对罗素幸福思想的影响 | 第21-23页 |
三、罗素幸福思想的主要内容 | 第23-37页 |
(一) 错误的伦理观念是不幸福的根源 | 第23-27页 |
1、自我封闭 | 第24-25页 |
2、拜伦式不幸 | 第25页 |
3、竞争的压力 | 第25-26页 |
4、厌烦和疲劳 | 第26-27页 |
5、忌妒 | 第27页 |
(二) 爱与知识是幸福生活的源泉 | 第27-33页 |
1、爱是幸福生活的根本源泉 | 第28-31页 |
2、知识是幸福生活的手段 | 第31-33页 |
(三) 美德的养成是实现幸福的条件 | 第33-34页 |
1、养成乐观外向的道德品格 | 第33-34页 |
2、树立整体性的幸福观念 | 第34页 |
3、培养节制适度的生活美德 | 第34页 |
(四) 发展以幸福为目的理想教育 | 第34-37页 |
四、罗素幸福思想的伦理学特点 | 第37-42页 |
(一) 罗素幸福思想的人性基础 | 第37-39页 |
(二) 罗素幸福思想的基本伦理原则 | 第39-41页 |
(三) 罗素幸福思想中的功利主义倾向 | 第41-42页 |
结语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6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46-47页 |
致谢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