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营改增”对旅游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--以PH旅游发展公司为例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0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7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1.2.3 文献评述 | 第17页 |
1.3 研究内容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7-20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8页 |
1.3.3 技术路线 | 第18-20页 |
1.4 论文的创新点 | 第20-22页 |
2 旅游业“营改增”的理论基础 | 第22-26页 |
2.1 最优税制结构理论 | 第22页 |
2.2 增值税中性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3 税收负担理论 | 第23页 |
2.4 税收效应理论 | 第23-26页 |
3 旅游业“营改增”的基本内容和影响分析 | 第26-40页 |
3.1 我国旅游业的特点及现状 | 第26-29页 |
3.1.1 我国旅游业及旅游企业的特点 | 第26-27页 |
3.1.2 我国旅游业的现状 | 第27-29页 |
3.2 旅游业“营改增”的基本内容 | 第29-34页 |
3.2.1 “营改增”范围及实施步骤 | 第29-30页 |
3.2.2 旅游业“营改增”基本内容 | 第30-33页 |
3.2.3 旅游业“营改增”主要变化 | 第33-34页 |
3.3 旅游业“营改增”的影响分析 | 第34-40页 |
3.3.1 对旅游景区税负的影响分析 | 第34-36页 |
3.3.2 对旅游饭店税负的影响分析 | 第36-37页 |
3.3.3 对旅游地产税负的影响分析 | 第37-39页 |
3.3.4 旅游业“营改增”税负的总体情况 | 第39-40页 |
4 “营改增”对旅游业影响的案例分析 | 第40-50页 |
4.1 PH公司简介 | 第40-43页 |
4.2 对旅游景区税负影响的案例分析 | 第43-45页 |
4.3 对旅游饭店税负影响的案例分析 | 第45-46页 |
4.4 对旅游地产税负影响的案例分析 | 第46-48页 |
4.5 PH公司税负总体情况 | 第48-50页 |
5 旅游业“营改增”的应对策略分析 | 第50-56页 |
5.1 优化内部管理,合理纳税筹划 | 第50-52页 |
5.1.1 增加企业收入,明确经营范畴 | 第50页 |
5.1.2 合理拆分业务,改变纳税人身份 | 第50-51页 |
5.1.3 扩大劳务外包,合理纳税筹划 | 第51页 |
5.1.4 优化内部管理,加强内控建设 | 第51-52页 |
5.2 合理选择供应商,扩大进项抵扣 | 第52页 |
5.2.1 增加进项税,扩大进项税抵扣范围 | 第52页 |
5.2.2 加强供应商管理,寻求战略合作 | 第52页 |
5.3 协调相关关系,争取扶持和优惠 | 第52-53页 |
5.3.1 争取政策支持,利用税收优惠 | 第52-53页 |
5.3.2 协调相关部门,理顺上下游关系 | 第53页 |
5.4 综合配套开发,发挥旅游+功能 | 第53-56页 |
5.4.1 顺应全域旅游,综合配套开发 | 第53页 |
5.4.2 发展乡村旅游,实现乡村振兴 | 第53-54页 |
5.4.3 调整公司战略,发挥旅游+功能 | 第54-56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56-58页 |
6.1 文章结论 | 第56页 |
6.2 建议 | 第56-57页 |
6.3 不足与展望 | 第57-58页 |
致谢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