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学课程整合的实施问题及策略研究--以G省G市实验二小为例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绪论 | 第6-30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6-8页 |
(一) 小学课程整合的重要性 | 第6页 |
(二) 基础教育改革的课程整合导向 | 第6-7页 |
(三) 当前小学课程整合实施存在的问题 | 第7-8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8页 |
(一) 理论意义 | 第8页 |
(二) 实践意义 | 第8页 |
三、概念界定 | 第8-13页 |
(一) 整合 | 第8-9页 |
(二) 课程整合 | 第9-12页 |
(三) 小学课程整合实施 | 第12-13页 |
四、文献综述 | 第13-28页 |
(一) 相关研究的量化分析 | 第14-15页 |
(二) 相关研究的内容分析 | 第15-27页 |
(三) 相关研究的评价 | 第27-28页 |
五、研究方法 | 第28页 |
(一) 问卷法 | 第28页 |
(二) 访谈法 | 第28页 |
(三) 课堂观察法 | 第28页 |
六、研究内容与思路 | 第28-29页 |
(一) 研究思路 | 第28-29页 |
(二) 研究内容 | 第29页 |
七、研究的创新 | 第29-30页 |
第一章 小学课程整合实施的现状调查 | 第30-48页 |
一、研究设计 | 第30-31页 |
(一) 研究工具 | 第30页 |
(二) 研究对象 | 第30-31页 |
二、研究结果的分析 | 第31-48页 |
(一) 调查对象的属性分析 | 第31-32页 |
(二) 问卷结果分析 | 第32-42页 |
(三) 访谈内容分析 | 第42-45页 |
(四) 观察结果分析 | 第45-48页 |
第二章 当前小学课程整合实施存在的问题 | 第48-58页 |
一、小学课程整合实施主体参与不足 | 第48-51页 |
(一) 小学课程整合实施主体参与频次不高 | 第48-49页 |
(二) 小学课程整合主体参与兴趣缺乏 | 第49-50页 |
(三) 小学课程整合主体参与质量偏低 | 第50-51页 |
二、小学课程整合实施内容不合理 | 第51-53页 |
(一) 小学课程整合实施内容趋于形式 | 第51-52页 |
(二) 小学课程整合实施缺乏统一的整合教材 | 第52-53页 |
(三) 小学课程整合实施内容实践不强 | 第53页 |
三、小学课程整合实施的方法落后 | 第53-56页 |
(一) 教师组织课程整合的方法不科学 | 第53-54页 |
(二) 教师评价课程整合的方法滞后 | 第54-55页 |
(三) 教师改进课程整合的方法缺乏 | 第55-56页 |
四、小学课程整合实施效果不佳 | 第56-58页 |
(一) 没有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| 第56页 |
(二) 没有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 | 第56-57页 |
(三) 没有达到课程改革政策的要求 | 第57-58页 |
第三章 小学课程整合实施问题的归因分析 | 第58-63页 |
一、小学课程整合实施缺乏社会支持 | 第58-59页 |
(一) 传统观念的束缚 | 第58页 |
(二) 舆论宣传的不足 | 第58-59页 |
(三) 小升初考试的压力 | 第59页 |
二、管理制度限制小学课程整合的实施 | 第59-61页 |
(一) 课程整合投入制度不合理 | 第59-60页 |
(二) 课程整合实施制度不完善 | 第60页 |
(三) 课程整合管理体制不健全 | 第60-61页 |
三、小学课程整合师资队伍质量不高 | 第61-63页 |
(一) 小学师资课程整合数量匮乏 | 第61页 |
(二) 小学师资课程整合培训不足 | 第61-62页 |
(三) 小学师资课程整合动机不强 | 第62-63页 |
第四章 小学课程整合实施的路径选择 | 第63-76页 |
一、营造促进小学课程整合实施的社会环境 | 第63-66页 |
(一) 转变小学课程整合实施的社会观念 | 第63-64页 |
(二) 营造良好的小学课程整合实施的舆论环境 | 第64页 |
(三) 改进小升初考试的评价方式 | 第64-66页 |
二、建立健全小学课程整合实施的制度体系 | 第66-71页 |
(一) 完善小学课程整合投入制度 | 第66-67页 |
(二) 完善小学整合教材编写制度 | 第67-68页 |
(三) 创新小学课程整合实施制度 | 第68-69页 |
(四) 健全小学课程整合管理制度 | 第69-71页 |
三、建设高素质的小学课程整合实施师资队伍 | 第71-76页 |
(一) 增加小学课程整合实施的师资数量 | 第71-72页 |
(二) 加强小学课程整合实施的师资培训 | 第72-74页 |
(三) 激发小学课程整合实施的师资动机 | 第74-76页 |
结语 | 第76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1页 |
附录 | 第81-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