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1 引言 | 第11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1.1 城市轨道交通集群通信系统 | 第11页 |
1.1.2 互联互通 | 第11-12页 |
1.1.3 宽带集群系统系统信令监测的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现状和接口监测实现的难点 | 第13-16页 |
1.2.1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2.2 接口监测实现难点分析 | 第15-16页 |
1.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9页 |
2 宽带集群系统架构 | 第19-41页 |
2.1 B-TrunC简介 | 第19-22页 |
2.1.1 B-TrunC系统架构介绍 | 第19-21页 |
2.1.2 B-TrunC关键技术介绍 | 第21-22页 |
2.2 基于LTE-M的城市轨道交通宽带集群系统架构 | 第22-39页 |
2.2.1 网元和接口介绍 | 第23-25页 |
2.2.2 信令格式介绍 | 第25-35页 |
2.2.3 NAS安全机制介绍 | 第35-39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39-41页 |
3 接口信令分析与系统架构设计 | 第41-49页 |
3.1 LTE-M信令分析与方案设计 | 第41-45页 |
3.2 接口监测系统的功能需求 | 第45-46页 |
3.3 接口监测系统的架构设计 | 第46-48页 |
3.3.1 数据访问层设计 | 第47页 |
3.3.2 业务逻辑层设计 | 第47-48页 |
3.3.3 界面层设计 | 第48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4 接口监测系统各层模块的设计 | 第49-73页 |
4.1 数据访问层的模块化设计 | 第49-52页 |
4.1.1 信令采集模块设计 | 第49-51页 |
4.1.2 信令存储模块设计 | 第51-52页 |
4.2 业务逻辑层的模块化设计 | 第52-69页 |
4.2.1 DA接口消息解析模块设计 | 第52-53页 |
4.2.2 DU和D2接口消息解析模块设计 | 第53-60页 |
4.2.3 S1-T接口消息解析模块设计 | 第60-64页 |
4.2.4 用户面与控制面关联模块设计 | 第64-67页 |
4.2.5 NAS解密模块设计 | 第67-69页 |
4.3 界面层的模块化设计 | 第69-71页 |
4.3.1 在线展示模块设计 | 第69-70页 |
4.3.2 离线展示模块设计 | 第70-71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1-73页 |
5 系统功能测试 | 第73-95页 |
5.1 测试环境搭建 | 第73-74页 |
5.2 测试软件设计 | 第74-76页 |
5.3 软件测试 | 第76-93页 |
5.3.1 DA接口消息解析功能测试 | 第76-79页 |
5.3.2 DU和D2接口消息解析功能测试 | 第79-83页 |
5.3.3 S1-T接口消息解析功能测试 | 第83-85页 |
5.3.4 用户面与控制面关联功能测试 | 第85-89页 |
5.3.5 NAS解密功能测试 | 第89-93页 |
5.3.6 稳定性测试 | 第93页 |
5.4 测试结果分析 | 第93-94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94-95页 |
6 结论 | 第95-97页 |
6.1 总结 | 第95-96页 |
6.2 展望 | 第96-9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7-101页 |
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101-105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10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