寻衅滋事罪在群体性暴力伤害案中的法律适用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导言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寻衅滋事罪概述 | 第11-21页 |
第一节 寻衅滋事罪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| 第11-14页 |
一、寻衅滋事罪的概念 | 第11-12页 |
二、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 | 第12-14页 |
第二节 寻衅滋事罪的法律渊源 | 第14-16页 |
第三节 寻衅滋事罪的立法价值 | 第16-19页 |
一、寻衅滋事罪的保护法益 | 第17-18页 |
二、寻衅滋事罪的补充性质 | 第18-19页 |
第四节 国外与寻衅滋事罪类似的相关法律规定 | 第19-21页 |
一、社会主义国家与寻衅滋事罪类似的相关法律规定 | 第19页 |
二、西方国家与寻衅滋事罪类似的相关法律规定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寻衅滋事罪与其他犯罪之比较 | 第21-31页 |
第一节 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之比较 | 第21-25页 |
第二节 寻衅滋事罪与聚众斗殴罪之比较 | 第25-27页 |
第三节 寻衅滋事罪与抢劫罪之比较 | 第27-29页 |
第四节 寻衅滋事罪与扰乱社会秩序罪之比较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群体性暴力伤害案件中的法律适用 | 第31-45页 |
第一节 群体性暴力伤害案件的特点 | 第31-32页 |
一、群体性暴力伤害案件的作案人员众而到案人数寡 | 第31-32页 |
二、群体性暴力伤害案件的案情较复杂且后果较严重 | 第32页 |
三、群体性暴力伤害案件的证据真空现象较为普遍 | 第32页 |
第二节 群体性暴力伤害案件中寻衅滋事罪的罪数形态 | 第32-35页 |
一、寻衅滋事罪与想象竞合犯 | 第32-34页 |
二、寻衅滋事罪与结果加重犯 | 第34-35页 |
第三节 群体性暴力伤害案件中寻衅滋事罪适用难点 | 第35-45页 |
一、理性认定随意殴打他人的随意性 | 第35-37页 |
二、在意思联络不明的情况下准确适用罪名 | 第37-39页 |
三、聚众性寻衅滋事犯罪对犯罪未遂与中止的认定 | 第39-42页 |
四、理顺寻衅滋事罪与附带民事赔偿的关系 | 第42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6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46-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