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2页 |
1.1.1 国内外相关文件大力推荐价格指数调价法 | 第9-10页 |
1.1.2 价格指数调价法在我国房屋建筑工程领域存在使用空白 | 第10页 |
1.1.3 价格指数调价法较造价信息调价法在房建工程中更具有适用性 | 第10-11页 |
1.1.4 价格指数调价是一种重要的风险分担方式 | 第11-12页 |
1.2 问题的提出 | 第12-14页 |
1.2.1 研究对象的界定 | 第12-13页 |
1.2.2 关键问题的拟定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3.1 研究目的 | 第14页 |
1.3.2 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4 研究内容及框架 | 第15-17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4.2 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7-26页 |
2.1 风险分担的文献综述 | 第17-19页 |
2.1.1 风险分担的内涵 | 第17页 |
2.1.2 风险分担的阶段划分 | 第17-18页 |
2.1.3 风险分担原则 | 第18-19页 |
2.2 价格指数调价法的文献综述 | 第19-24页 |
2.2.1 价格指数调价的主要应用对象 | 第19-22页 |
2.2.2 价格指数调价法的核心解决问题及解决路径 | 第22-24页 |
2.3 研究述评 | 第24-26页 |
2.3.1 现有研究的总结 | 第24-25页 |
2.3.2 本文的研究空间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研究设计 | 第26-34页 |
3.1 适合采用价格指数调价法的分部工程识别的研究设计 | 第26-29页 |
3.1.1 研究思路设计 | 第26-27页 |
3.1.2 研究方法分析 | 第27-29页 |
3.2 调价公式各关键参数确定的研究设计 | 第29-34页 |
3.2.1 研究基础 | 第29-31页 |
3.2.2 研究思路设计 | 第31-32页 |
3.2.3 研究方法分析 | 第32-34页 |
第四章 适合采用价格指数调价法的分部工程识别 | 第34-47页 |
4.1 价格指数调价法适用范围分析 | 第34-41页 |
4.1.1 相关文件中价格指数调价法适用性分析 | 第34-35页 |
4.1.2 价格指数调价法适用性扩展到房屋建筑工程 | 第35-41页 |
4.2 价格指数调价法下分部工程的合理划分 | 第41-47页 |
4.2.1 分部工程合理划分原则 | 第41-42页 |
4.2.2 分部工程合理划分的影响因素 | 第42-43页 |
4.2.3 适合采用价格指数调价法分部工程的筛选 | 第43-47页 |
第五章 调价公式各关键参数的设定 | 第47-56页 |
5.1 可调因子的选择 | 第47-52页 |
5.1.1 可调因子选取原则 | 第48-50页 |
5.1.2 可调因子选择方法 | 第50-52页 |
5.2 权重的设定 | 第52-54页 |
5.3 价格指数来源优先级排序 | 第54-56页 |
5.3.1 价格指数的概念 | 第54-55页 |
5.3.2 价格指数来源 | 第55-56页 |
第六章 案例分析 | 第56-66页 |
6.1 工程概况 | 第56页 |
6.2 招投标文件的编制 | 第56-58页 |
6.3 价格指数调价公式确定的基本操作流程 | 第58-66页 |
6.3.1 适合采用价格指数调价法的分部工程识别 | 第58-60页 |
6.3.2 各分部工程调价公式各关键参数确定 | 第60-66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6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2页 |
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| 第72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