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一、绪论 | 第11-13页 |
(一)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、军队是最好的商学院 | 第11页 |
2、优秀的军人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有重要作用 | 第11-12页 |
(二) 研究目的、研究方法与创新所在 | 第12-13页 |
1、研究目的 | 第12-13页 |
2、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3、创新和不足之处 | 第13页 |
二、"军魂企业文化基因"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3-17页 |
(一) 文化基因相关概念 | 第13-16页 |
1、基因 | 第13页 |
2、文化基因 | 第13-14页 |
3、企业文化基因 | 第14-16页 |
(二) 有军队基因的企业文化——军魂企业文化 | 第16-17页 |
三、"军魂企业文化"的一般特征 | 第17-24页 |
(一) 物质层面 | 第17-19页 |
1、整洁源于统一 | 第18页 |
2、细节决定成败 | 第18-19页 |
3、安全重于泰山 | 第19页 |
(二) 行为层面 | 第19-22页 |
1、超强的协作精神 | 第20页 |
2、坚决的执行能力 | 第20-21页 |
3、攻坚克难的行动力 | 第21-22页 |
(三) 精神层面 | 第22-23页 |
1、重视组织愿景的构建 | 第22页 |
2、烙守规则和创造精神并存 | 第22-23页 |
3、民族主义和理想主义并存 | 第23页 |
(四) 制度文化层 | 第23-24页 |
1、良好的纪律和管理制度 | 第23-24页 |
2、完善的激励制度 | 第24页 |
四、"军魂企业文化"的形成路径——从企业文化基因的演化视角 | 第24-40页 |
(一) "军魂企业文化"基因的来源 | 第24-36页 |
1、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治兵行军的优秀成果 | 第24-27页 |
(1) "合之以文,齐之以武"的治兵之道 | 第24-25页 |
(2) "修道保法,安国保民"的最高使命 | 第25页 |
(3) "患难与共,风雨同舟"的战友情怀 | 第25-26页 |
(4) "知己知彼,百战百胜"的战略构思 | 第26页 |
(5) "知人善任,人尽其才"的用人标准 | 第26-27页 |
(6) "五德皆备,表里如一"的选将标准 | 第27页 |
2、我国人民军队创建及发展过程中的宝贵经验 | 第27-32页 |
(1) 有群众基础的组织愿景 | 第27-28页 |
(2) 为人民服务的唯一宗旨 | 第28-30页 |
(3) 思想政治工作常抓不懈 | 第30页 |
(4) 思想政治工作的伟大成果 | 第30-31页 |
(5) 善于进行灌输和疏导 | 第31-32页 |
3、军人企业家在军旅生涯中形成的优秀品质 | 第32-36页 |
(1) 勇于奉献和慎独自律的道德素养 | 第32-33页 |
(2) 尚武精神、民族英雄主义并存 | 第33页 |
(3) 艰苦奋斗、知难而进的创业精神 | 第33-34页 |
(4) 度量宏大、正确的得失观 | 第34页 |
(5) 体魄强健、灵敏的感知能力 | 第34-35页 |
(6) 宠辱不惊、安之若素的心理素质 | 第35页 |
(7) 多谋善断,当断则断的决策素质 | 第35-36页 |
(8) 善于沟通、团结协调的能力 | 第36页 |
(二) "军魂企业文化"的形成路径 | 第36-40页 |
1、军魂企业文化基因的自组织阶段 | 第37-38页 |
2、军魂企业文化基因的复制阶段 | 第38页 |
3、军魂企业文化基因的变异阶段 | 第38-40页 |
五、塑造理想的军魂企业文化 | 第40-48页 |
(一) 塑造理想"军魂企业文化"的意义 | 第40-41页 |
1、塑造理想“军魂企业文化”的商业价值 | 第40页 |
2、素质理想“军魂企业文化”的时代意义 | 第40-41页 |
(二) 理想的军魂企业文化的应用假设 | 第41-42页 |
1、"社会人"假设 | 第41页 |
2、有限理性假设 | 第41-42页 |
(三) 塑造理想军魂企业文化的设想 | 第42-48页 |
1、以业已形成的高执行力文化为核心优势 | 第42-43页 |
(1) 建立科学的流程 | 第42-43页 |
(2) 科学简明的指令集 | 第43页 |
(3) 进程和结果的反馈 | 第43页 |
2、由简单群体协作文化向团队文化演进 | 第43-45页 |
(1) 公平的绩效文化 | 第43-44页 |
(2) 灵活的团队授权 | 第44页 |
(3) 团队精神的培育 | 第44页 |
(4) 沟通平台的打造 | 第44-45页 |
3、由“狼性”文化向“人性”文化转变 | 第45-48页 |
(1) 符合员工需求的文化——让企业充满爱 | 第46页 |
(2) 符合组织行为的文化——发掘员工潜能 | 第46页 |
(3) 符合激励艺术的文化——激发人的行为 | 第46-48页 |
结束语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致谢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