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自适应交互式多模型算法的电力系统负荷建模研究
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1页 |
1.2 负荷建模的发展现状与研究趋势 | 第11-18页 |
1.2.1 负荷建模方法 | 第11-13页 |
1.2.2 负荷模型结构 | 第13-16页 |
1.2.3 负荷建模的发展动态 | 第16-18页 |
1.3 负荷建模存在的问题 | 第18页 |
1.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自适应交互式多模型理论 | 第20-31页 |
2.1 IMM的基本原理 | 第21-23页 |
2.2 AIMM的基本原理 | 第23-30页 |
2.2.1 模型遴选 | 第23-25页 |
2.2.2 输入交互 | 第25-27页 |
2.2.3 信息融合 | 第27-30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3章 基于AIMM算法的负荷建模 | 第31-50页 |
3.1 负荷模型的遴选 | 第32-41页 |
3.1.1 负荷模型集的确定 | 第32-35页 |
3.1.2 负荷模型集的初始化 | 第35-37页 |
3.1.3 负荷模型的状态估计 | 第37-40页 |
3.1.4 最优负荷模型集的计算 | 第40-41页 |
3.2 最优负荷模型的输入交互 | 第41-44页 |
3.2.1 混合概率的计算 | 第42-43页 |
3.2.2 混合状态估计值与混合协方差的计算 | 第43-44页 |
3.3 最优负荷模型的信息融合 | 第44-49页 |
3.3.1 状态估计 | 第44-46页 |
3.3.2 概率更新 | 第46-47页 |
3.3.3 输出融合 | 第47-49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4章 仿真验证与分析 | 第50-62页 |
4.1 仿真平台介绍 | 第50-51页 |
4.2 模型遴选结果 | 第51-55页 |
4.3 交互与融合结果 | 第55-61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2-64页 |
5.1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| 第62页 |
5.2 后期工作展望 | 第62-64页 |
附录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| 第77-78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