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不动产保有税制度改善方案研究--以中韩不动产保有税制度比较为主
中文摘要 | 第9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2页 |
引言 | 第13-14页 |
一、不动产的特性与不动产保有税的基础理论 | 第14-23页 |
(一) 不动产税的种类与不动产保有税的特征 | 第14-17页 |
1、土地的特性 | 第14-15页 |
2、建筑物的特性 | 第15页 |
3、不动产税收的种类 | 第15-16页 |
4、不动产保有税的特征 | 第16-17页 |
(二) 不动产保有税的功能 | 第17-19页 |
1、筹集财政收入功能 | 第17-18页 |
2、抑制不动产投机和稳定价格功能 | 第18页 |
3、收入再分配功能 | 第18-19页 |
(三) 关于不动产保有税的经济学理论观点 | 第19-23页 |
1、货物税观点 | 第19-20页 |
2、资本税观点 | 第20-21页 |
3、使用费观点 | 第21-23页 |
二、中国不动产制度的变迁与现状 | 第23-30页 |
(一) 中国土地制度的变迁 | 第23-26页 |
1、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土地制度变迁 | 第23-25页 |
2、改革开放后的土地制度现状 | 第25-26页 |
(二) 中国土地权利体系现状 | 第26-27页 |
1、土地承包经营权 | 第26页 |
2、建设用地使用权 | 第26-27页 |
3、宅基地使用权 | 第27页 |
4、地役权 | 第27页 |
(三) 中国的住房制度变迁过程与现状 | 第27-30页 |
1、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住房制度 | 第27-28页 |
2、改革开放后的住房制度 | 第28-30页 |
三、中国不动产保有税制度的现状与评价 | 第30-39页 |
(一) 中国的不动产保有税制度现状 | 第30-33页 |
1、经营性不动产保有税 | 第30-31页 |
2、住房保有税 | 第31-33页 |
(二) 对中国不动产保有税制度的评价 | 第33-39页 |
1、失去地方政府筹集财政收入功能 | 第33-36页 |
2、稳定不动产市场功能不足 | 第36-37页 |
3、收入再分配失败导致贫富差距扩大 | 第37-39页 |
四、韩国不动产保有税制度现状与评价 | 第39-53页 |
(一) 韩国的不动产保有税制度现状 | 第39-46页 |
1、韩国不动产保有税制度变迁过程 | 第39-40页 |
2、财产税 | 第40-44页 |
3、综合不动产税 | 第44-46页 |
(二) 对韩国不动产保有税制度的评价 | 第46-53页 |
1、土地公概念的意义 | 第46-48页 |
2、从土地公概念角度评价不动产保有税制度 | 第48-51页 |
3、作为土地公概念的核心而增加不动产保有税 | 第51-53页 |
五、中国的不动产保有税争议焦点与改善方案 | 第53-67页 |
(一) 中国的不动产保有税争议焦点 | 第53-59页 |
1、土地使用权是否属于不动产保有税课税对象 | 第53-56页 |
2、土地出让金与不动产保有税是否冲突 | 第56-59页 |
(二) 中国不动产保有税制度改善方案 | 第59-67页 |
1、基本方向 | 第59-64页 |
2、具体的改善方案 | 第64-67页 |
六、结语 | 第67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3页 |
谢辞 | 第73-74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