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0-12页 |
ABSTRACT | 第12-13页 |
1. 引言 | 第14-26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4-15页 |
1.2 相关概念界定和说明 | 第15-18页 |
1.2.1 宏观税负口径 | 第15-16页 |
1.2.2 区域划分方法 | 第16-18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18-22页 |
1.3.1 我国区域税负差异状况及趋势研究 | 第18-19页 |
1.3.2 税负、区域税负及税负差异影响因素研究 | 第19-22页 |
1.4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| 第22-24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22-23页 |
1.4.2 论文框架 | 第23-24页 |
1.5 创新之处与不足 | 第24-26页 |
1.5.1 创新点 | 第24-25页 |
1.5.2 不足 | 第25-26页 |
2. 我国区域税负及其差异状况分析 | 第26-43页 |
2.1 税收负担设定原则与区域税负评价标准 | 第26-27页 |
2.1.1 税收负担设定原则 | 第26-27页 |
2.1.2 区域税负评价标准 | 第27页 |
2.2 区域税负水平状况分析 | 第27-31页 |
2.2.1 全国及各区域税负水平状况分析 | 第27-29页 |
2.2.2 区域内部各省税负水平状况分析 | 第29-31页 |
2.3 区域税负差异状况及评价 | 第31-39页 |
2.3.1 区域税负差异状况 | 第31-35页 |
2.3.2 区域税负差异状况评价 | 第35-39页 |
2.4 区域税负失衡效应分析 | 第39-41页 |
2.4.1 税负失衡违背税负效率原则 | 第40页 |
2.4.2 税负失衡违背税负公平原则 | 第40-41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41-43页 |
3. 我国区域税负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| 第43-55页 |
3.1 变量选取 | 第43-45页 |
3.2 数据来源及变量描述性统计 | 第45-46页 |
3.3 模型构建及研究方法 | 第46-48页 |
3.3.1 模型构建 | 第46-47页 |
3.3.2 研究方法 | 第47-48页 |
3.4 实证检验结果 | 第48-54页 |
3.4.1 动态面板单位根检验 | 第48-50页 |
3.4.2 动态面板协整检验 | 第50页 |
3.4.3 动态面板估计结果与分析 | 第50-54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4. 我国区域间税负失衡的现实成因分析 | 第55-66页 |
4.1 区域间税负失衡现实成因分析——基于实证结论 | 第55-58页 |
4.1.1 上期税负对区域间税负失衡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4.1.2 税制结构对区域间税负失衡的影响 | 第56-57页 |
4.1.3 税收横向转移对区域间税负失衡的影响 | 第57-58页 |
4.2 区域间税负失衡现实成因分析——基于区域内部层面 | 第58-64页 |
4.2.1 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| 第58-59页 |
4.2.2 产业结构的影响 | 第59-60页 |
4.2.3 税制结构的影响 | 第60-61页 |
4.2.4 贸易结构的影响 | 第61-62页 |
4.2.5 税收横向转移的影响 | 第62-64页 |
4.2.6 政府职能范围的影响 | 第64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64-66页 |
5. 政策建议 | 第66-74页 |
5.1 改善税收计划管理 | 第66-67页 |
5.2 推进税制结构改革 | 第67-69页 |
5.3 优化税收横向分配机制 | 第69-70页 |
5.4 适当下放税收立法权 | 第70-71页 |
5.5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| 第71-72页 |
5.6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| 第72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
附件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