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遮挡核相关滤波目标跟踪算法研究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1.2.1 核相关滤波目标跟踪算法 | 第12-13页 |
1.2.2 遮挡目标跟踪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13-15页 |
1.3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 | 第15-18页 |
1.3.1 论文主要工作 | 第15-16页 |
1.3.2 论文结构 | 第16-18页 |
2 核相关滤波目标跟踪算法理论基础 | 第18-24页 |
2.1 引言 | 第18页 |
2.2 岭回归 | 第18-19页 |
2.3 循环矩阵 | 第19-20页 |
2.3.1 循环移位 | 第19页 |
2.3.2 循环矩阵 | 第19-20页 |
2.4 训练目标滤波器模型 | 第20-21页 |
2.5 快速检测 | 第21-22页 |
2.6 目标滤波器模型更新 | 第22页 |
2.7 核相关滤波目标跟踪算法框架 | 第22-23页 |
2.7.1 核相关目标跟踪算法框图 | 第23页 |
2.7.2 算法步骤 | 第23页 |
2.8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3 基于特征融合的核相关滤波目标跟踪算法研究 | 第24-42页 |
3.1 引言 | 第24页 |
3.2 目标所受场景影响描述 | 第24-26页 |
3.3 特征描述与提取 | 第26页 |
3.4 多特征融合 | 第26-33页 |
3.4.1 HOG特征 | 第26-27页 |
3.4.2 LBP纹理特征 | 第27-30页 |
3.4.3 CN颜色名特征 | 第30-31页 |
3.4.4 多特征融合 | 第31-33页 |
3.5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33-40页 |
3.5.1 OTB-2015测评集及其准则 | 第33-34页 |
3.5.2 算法性能比较 | 第34-40页 |
3.5.2.1 定量分析 | 第34-35页 |
3.5.2.2 定性分析 | 第35-40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4 部分遮挡测核相关滤波目标跟踪算法研究 | 第42-50页 |
4.1 引言 | 第42页 |
4.2 基于KCF部分遮挡目标跟踪算法 | 第42-44页 |
4.2.1 目标模型自适应更新策略 | 第43页 |
4.2.2 遮挡目标特征提取 | 第43-44页 |
4.2.3 算法步骤 | 第44页 |
4.3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44-48页 |
4.3.1 实验性能比较 | 第44-46页 |
4.3.2 实验定性分析 | 第46-48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8-50页 |
5 完全遮挡核相关滤波目标跟踪算法研究 | 第50-54页 |
5.1 引言 | 第50页 |
5.2 目标遮挡检测 | 第50-51页 |
5.3 目标再检测 | 第51-52页 |
5.4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52-53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6 总结与展望 | 第54-56页 |
6.1 总结 | 第54-55页 |
6.2 展望 | 第55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