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2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4 研究技术路线与创新之处 | 第14-17页 |
1.4.1 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4-15页 |
1.4.2 研究创新之处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7-34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7-25页 |
2.1.1 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 | 第17-21页 |
2.1.2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 | 第21-24页 |
2.1.3 电商背景下对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特殊要求 | 第24-25页 |
2.2 相关研究综述 | 第25-32页 |
2.2.1 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及其相关研究综述 | 第25-27页 |
2.2.2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研究综述 | 第27-30页 |
2.2.3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绩效研究综述 | 第30-32页 |
2.3 文献评述 | 第32-34页 |
第三章 电商背景下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34-49页 |
3.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与原则 | 第34-36页 |
3.1.1 电商背景下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的绩效关注点 | 第34-35页 |
3.1.2 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| 第35页 |
3.1.3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| 第35-36页 |
3.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与筛选 | 第36-40页 |
3.2.1 电商背景下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框架 | 第36-37页 |
3.2.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| 第37-39页 |
3.2.3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筛选 | 第39-40页 |
3.3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与说明 | 第40-47页 |
3.3.1 财务能力 | 第41-42页 |
3.3.2 客户服务能力 | 第42-44页 |
3.3.3 信息技术能力 | 第44-45页 |
3.3.4 冷供应链能力 | 第45-46页 |
3.3.5 发展能力 | 第46-47页 |
3.4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优势分析 | 第47-48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四章 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与权重确定 | 第49-64页 |
4.1 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及应用步骤 | 第49-55页 |
4.1.1 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| 第49-50页 |
4.1.2 层次分析法 | 第50-53页 |
4.1.3 模糊综合评价法 | 第53-55页 |
4.2 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55-62页 |
4.2.1 一级指标权重 | 第55-57页 |
4.2.2 二级指标权重 | 第57-61页 |
4.2.3 层次总排序权值 | 第61-62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62-64页 |
第五章 电商背景下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| 第64-75页 |
5.1 公司简介 | 第64-65页 |
5.2 绩效综合评价与结果分析 | 第65-71页 |
5.2.1 对二级指标的绩效评价 | 第66-67页 |
5.2.2 对一级指标的绩效评价 | 第67-69页 |
5.2.3 评价结果分析 | 第69-71页 |
5.3 针对T公司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| 第71-75页 |
5.3.1 提高企业经营创新能力,适应国家促进消费升级的战略需要 | 第72页 |
5.3.2 建立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联运机制,完善冷链信息网络系统 | 第72-73页 |
5.3.3 加强冷链物流相关设施建设,健全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| 第73页 |
5.3.4 加快培养适应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智能化发展的专业型人才 | 第73-74页 |
5.3.5 运用大数据实现精准营销,增强客户消费体验 | 第74-75页 |
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| 第75-77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75-76页 |
6.2 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76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2页 |
附录 | 第82-90页 |
附录1 绩效评价指标调查问卷 | 第82-85页 |
附录2 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| 第85-88页 |
附录3 公司实际情况调查问卷 | 第88-90页 |
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| 第90-91页 |
致谢 | 第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