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道路工程论文--路基、路面工程论文--路面工程论文--路面:按使用材料分论文--沥青路面论文

沥青面层节能减排评价指标及评估体系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1.3 主要研究内容第15-16页
第二章 沥青混合料生产能耗影响因素第16-22页
    2.1 沥青生产过程第16页
    2.2 沥青生产能耗影响因素分析第16-17页
    2.3 石料开采第17-18页
    2.4 石料加工第18-20页
    2.5 石料能耗影响因素分析第20-21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21-22页
第三章 沥青面层施工阶段能耗与排放影响因素研究第22-32页
    3.1 沥青混合料生产能耗及排放第22页
    3.2 沥青混合料拌和因素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拌和工艺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能耗与排放分析第23-26页
    3.3 沥青混合料施工能耗及排放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沥青混合料运输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沥青混合料摊铺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施工过程排放第29-30页
    3.4 节能降排影响因素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31-32页
第四章 沥青面层节能降排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第32-45页
    4.1 评估指标体系生命周期评价的构成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定义目的与确定范围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清单分析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影响评估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结果解释第34页
    4.2 指标体系建立的依据第34-35页
    4.3 指标体系的选取第35-36页
    4.4 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方法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权重认定方法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权重认定方法的可行性第37页
    4.5 指标体系相对权重的确定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指标层次化处理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指标判断矩阵的构建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判别矩阵一致性第40页
    4.6 沥青面层节能降排模糊综合评估过程第40-43页
    4.7 模糊综合评估流程第43-44页
    4.8 本章小结第44-45页
第五章 宝汉高速汉中至陕川界项目沥青面层节能减排第45-54页
    5.1 拌和场站建设过程中节能减排情况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利用合理布局减少资源消耗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合理布局拌和场第46页
    5.2 沥青混合料拌和阶段节能降排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拌和设备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机械设备节能第47-49页
    5.3 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节能第49-52页
    5.4 实体项目路面工程节能减排情况及评价第52-53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53-54页
第六章 沥青面层节能减排技术第54-57页
    6.1 温拌技术第54页
    6.2 工艺创新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沥青加热工艺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拌和工艺第55-56页
    6.3 施工机械第56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56-57页
主要结论及进一步研究建议第57-58页
    主要结论第57页
    进一步研究建议第57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1页
致谢第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桥梁工程泡沫塑料永久性内模技术应用研究
下一篇:带竖井公路隧道运营通风热位差利用数值模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