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林业论文--林业基础科学论文--森林生物学论文--森林生态学论文

亚高山针叶林—溪流—河流集合生态系统的氮磷硫迁移过程

摘要第5-8页
Abstract第8-10页
前言第13-14页
1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-20页
    1.1 山地森林—溪流—河流集合生态系统特征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集合生态系统的概念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山地森林—溪流—河流集合生态系统的组成第15页
    1.2 山地森林集合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山地对接水体的生物地球化学联系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氮、磷和硫循环过程及其环境效应第16-19页
    1.3 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进展第19-20页
    1.4 研究目的意义第20页
2 研究方案第20-26页
    2.1 研究目标第20页
    2.2 研究内容第20-21页
    2.3 材料与方法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研究区域概况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技术路线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定位监测第23-26页
3 结果与分析第26-61页
    3.1 研究区溪流基本特征第26-27页
    3.2 亚高山针叶林溪流—河岸—河流集合生态系统的氮磷硫储量及分配格局第27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氮储量与分配格局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磷储量与分配格局第32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硫储量与分配格局第37-41页
    3.3 亚高山针叶林溪流—河岸—河流集合生态系统凋落物氮磷硫输入与输出过程第41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凋落物产量及输入/输出动态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凋落物氮含量及输入/输出动态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凋落物磷含量及输入/输出动态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凋落物硫含量及输入/输出动态第45-46页
    3.4 亚高山针叶林溪流—河岸—河流集合生态系统水体氮磷硫输出特征第46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森林溪流与河流水体氮含量及输出动态第46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森林溪流与河流磷含量及输出动态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森林溪流与河流硫含量及输出动态第51-54页
    3.5 森林溪流不同组分的氮磷硫随不同关键时期的变化特征第54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不同溪流上、中和下游凋落物、水和沉积物储量动态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不同溪流上、中和下游氮储量及其动态变化过程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不同溪流上、中和下游磷储量及其动态变化过程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不同溪流上、中下游硫储量及其动态变化过程第59-61页
4 讨论与结论第61-65页
    4.1 亚高山针叶林溪流—河岸—河流集合生态系统凋落物动态变化过程第61-62页
    4.2 不同溪流不同时期氮、磷和硫动态变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第62-63页
    4.3 亚高山针叶林溪流—河岸—河流集合生态系统氮磷硫动态变化过程第63-64页
    4.4 结论第64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71页
致谢第71-72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川中丘陵区柏木低效林林窗改造初期香椿细根及其分解动态
下一篇:模拟氮、硫沉降对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凋落叶分解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