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. 前言 | 第9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0-14页 |
1.2.1 热岛效应的监测历史 | 第10页 |
1.2.2 热岛效应观测方法 | 第10-11页 |
1.2.3 热环境遥感研究进展 | 第11-12页 |
1.2.4 地表温度和土地覆被关系研究进展 | 第12-14页 |
1.2.5 成都地区地表热环境研究现状 | 第14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5-16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1.4.2 技术路线 | 第15-16页 |
2. 材料与方法 | 第16-26页 |
2.1 研究区概况 | 第16-17页 |
2.2 研究数据的选择及预处理 | 第17-19页 |
2.2.1 遥感数据的选取 | 第17页 |
2.2.2 遥感数据预处理 | 第17-19页 |
2.3 地类信息提取 | 第19页 |
2.3.1 分类体系的构建 | 第19页 |
2.3.2 影像解译 | 第19页 |
2.4 地表温度反演 | 第19-24页 |
2.4.1 地表温度反演算法的选取 | 第19-20页 |
2.4.2 辐射传输方程法 | 第20-21页 |
2.4.3 地表温度反演流程 | 第21页 |
2.4.4 参数计算 | 第21-23页 |
2.4.5 地表温度计算 | 第23-24页 |
2.5 地表热环境研究方法 | 第24-26页 |
2.5.1 热力景观等级划分 | 第24页 |
2.5.2 热力景观格局分析指数选择 | 第24-26页 |
3. 结果与分析 | 第26-37页 |
3.1 温江区地表热环境分析 | 第26-31页 |
3.1.1 温江区地表热环境的定性分析 | 第26-27页 |
3.1.2 温江区地表热环境的定量分析 | 第27-31页 |
3.2 地表热环境与土地利用/覆被类型的关系 | 第31-35页 |
3.2.1 土地利用/覆被类型解译结果分析 | 第31-33页 |
3.2.2 不同土地利用/覆被类型的地表温度统计 | 第33页 |
3.2.3 土地利用/覆被类型对热力景观的影响程度 | 第33-35页 |
3.2.4 地表温度与植被覆盖度之间的关系 | 第35页 |
3.3 温江区地表热环境改善措施 | 第35-37页 |
3.3.1 着力打造绿化体系 | 第35-36页 |
3.3.2 科学布局水体景观 | 第36页 |
3.3.3 优化城市用地和产业配置 | 第36-37页 |
4. 结论与展望 | 第37-39页 |
4.1 结论 | 第37-38页 |
4.2 展望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6页 |
致谢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