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诗人玉屑》论宋诗研究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绪论 | 第11-19页 |
一、《诗人玉屑》研究回顾 | 第13-18页 |
二、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| 第18-19页 |
第一章 《诗人玉屑》的编类与引书 | 第19-33页 |
第一节 《诗人玉屑》的编类特点 | 第19-27页 |
第二节 、《诗人玉屑》的引书情况 | 第27-33页 |
第二章 《诗人玉屑》论宋诗创作理论 | 第33-68页 |
第一节 《诗人玉屑》中的严羽“诗辨”论 | 第33-36页 |
第二节 《诗人玉屑》中的宋诗诗法 | 第36-57页 |
一、总论诗法 | 第36-42页 |
二、详论诗法 | 第42-57页 |
第三节 《诗人玉屑》论宋诗的创新 | 第57-64页 |
一、对借鉴古人诗歌的态度:即旧为新 | 第58-59页 |
二、宋诗创新的方法:点铁成金与夺胎换骨 | 第59-61页 |
三、宋诗创作中的创新试验:白战体 | 第61-64页 |
第四节 《诗人玉屑》所推崇的宋诗创作风格 | 第64-68页 |
一、含蓄自然 | 第64-65页 |
二、平淡闲适 | 第65-66页 |
三、天然奇趣 | 第66-68页 |
第三章 《诗人玉屑》品藻宋代诗人 | 第68-83页 |
第一节 摘句点评:《诗人玉屑》的主要品藻方式 | 第68-72页 |
第二节 《诗人玉屑》品藻北宋诗人 | 第72-78页 |
一、西昆体:学义山短处 | 第73页 |
二、欧阳修、梅尧臣、苏舜钦:开辟新声 | 第73-74页 |
三、王安石:晚年诗律尤精严 | 第74-75页 |
四、苏轼:摆落陈言,变化莫测 | 第75-77页 |
五、黄庭坚:求奇求新 | 第77-78页 |
第三节 《诗人玉屑》品藻南宋诗人 | 第78-83页 |
一、《诗人玉屑》选录南宋诗人的特点 | 第79-80页 |
二、《诗人玉屑》点评中兴大家 | 第80-83页 |
结语 | 第83-85页 |
致谢 | 第85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9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| 第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