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

政府传播力内涵探析与评价体系建构

中文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绪论第8-11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8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媒介化社会的发展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政府信息要公开已成集体共识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公共绩效管理普及第9-10页
    1.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的目的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的意义第10-11页
第二章 政府传播力第11-18页
    2.1 政府传播力研究切入点第11页
    2.2 政府传播的定义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政治学视角下的政府传播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传播学视角下的政府传播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行政学视角下的政府传播第12-13页
    2.3 政府传播力的定义第13页
    2.5 政府传播的分类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组织内传播与组织外传播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中央政府传播与地方政府传播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常态传播与应急传播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传统媒体传播单向传播与新媒体传播互动传播第16-18页
第三章 政府传播过程及政府传播职能第18-24页
    3.1 政府传播过程第18-20页
    3.2 政府传播职能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政府传播职能概述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政府传播的核心职能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政府传播的衍生职能第22-24页
第四章 政府传播力的评价意义与评价模式第24-28页
    4.1 政府传播力评价的意义第24页
    4.2 政府传播力的评价模式第24-28页
第五章 政府传播力评价要素第28-34页
    5.1 政府传播力需要评价的要素第28-3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政府传播力的内部要素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政府传播力的外部要素第32-34页
第六章 政府传播能力评价体系第34-47页
    6.1 政府传播力评价体系构建路径第34页
    6.2 平衡计分卡概述第34-36页
    6.3 基于平衡计分卡构建政府传播力评价体系第36-47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政府职员的传播能力评价体系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政府传播力的财政支撑评价体系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政府传播的制度评价体系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政府传播力效果评价体系第43-47页
第七章 结论第47-49页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2页
致谢第52页

论文共5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甘肃省大学生村官工作现状研究
下一篇: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的廉政建设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