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--环境生物学论文--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--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论文

成兰铁路弃渣场生态修复技术方案初步研究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课题的立题依据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工程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1.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、目标与方法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主要研究内容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目标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5-18页
第2章 工程概况及成兰铁路沿线生态环境概况第18-29页
    2.1 工程概况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地理位置及路径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建设规模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工程环境特点第19-20页
    2.2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及分析第20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工程沿线生态环境特征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岷江干旱河谷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及分析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高海拔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及分析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大熊猫栖息地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及分析第26-28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28-29页
第3章 成兰线弃渣场对工程区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第29-41页
    3.1 弃渣场的用地规划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弃渣场选址原则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成兰铁路生态敏感地段弃渣场分布情况第30-34页
    3.2 弃渣场产生的环境问题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铁路弃渣的特点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铁路弃渣场的环境问题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成兰铁路生态敏感区立地条件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3.3 工程环保措施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截排水沟的布设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弃渣场挡渣墙的布设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弃渣场的植物措施第38-40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0-41页
第4章 生态敏感区弃渣场生态修复初步研究第41-61页
    4.1 岷江干旱河谷段弃渣场生态修复方案初步研究第41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立地条件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植被群落结构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弃渣场生态修复初步方案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后期管理养护措施第46-47页
    4.2 高海拔地区弃渣场生态修复方案初步研究第47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立地条件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植被群落结构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弃渣场生态修复初步方案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管理养护措施的确定第53-54页
    4.3 大熊猫栖息地弃渣场生态修复方案初步研究第54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立地条件分析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植被群落结构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弃渣场生态修复初步方案第55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管理养护措施的确定第59-60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0-61页
结论第61-63页
致谢第63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8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工程项目第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研究
下一篇:纳入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水环境容量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