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论文--机车工程论文--电力机车论文--牵引电动机论文

等离子体改性纳米粒子对PI复合薄膜耐电晕性能影响研究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纳米电介质界面特性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纳米粒子表面改性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变频电机绝缘失效机理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聚酰亚胺纳米复合电介质第15-17页
    1.3 本文研究内容第17-18页
第2章 纳米Al_2O_3表面改性及PI复合薄膜制备第18-29页
    2.1 PI/Al_2O_3薄膜制备方法与试验平台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PI/Al_2O_3薄膜制备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等离子体改性纳米粒子试验平台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PI/Al_2O_3薄膜制备仪器与材料第20-22页
    2.2 PI/Al_2O_3薄膜制备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纳米Al_2O_3表面改性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PI/Al_2O_3薄膜制备第23-25页
    2.3 PI/Al_2O_3薄膜结构表征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PI/Al_2O_3薄膜微观形貌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PI/Al_2O_3薄膜化学结构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PI/Al_2O_3薄膜介电性能第27-28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8-29页
第3章 纳米粒子改性对PI/Al_2O_3薄膜陷阱特性影响第29-40页
    3.1 PI/Al_2O_3薄膜陷阱特性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热刺激电流基本理论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测试原理与试验方法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PI/Al_2O_3薄膜陷阱分布特性第32-34页
    3.2 PI/Al_2O_3薄膜空间电荷特性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测试原理与试验方法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PI/Al_2O_3薄膜空间电荷特性第35-36页
    3.3 纳米粒子改性对PI/Al_2O_3薄膜陷阱特性影响机理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纳米粒子表面化学键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PI/Al_2O_3薄膜界面特性第38-39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9-40页
第4章 纳米粒子改性对PI/Al_2O_3薄膜耐电晕特性影响第40-50页
    4.1 PI/Al_2O_3薄膜耐电晕寿命特性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测试原理与试验方法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PI/Al_2O_3薄膜耐电晕寿命特性第41-42页
    4.2 电晕老化对PI/Al_2O_3薄膜损伤过程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电晕老化对薄膜介电性能影响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电晕老化对薄膜陷阱特性影响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电晕老化对薄膜化学结构影响第45-46页
    4.3 纳米粒子改性对PI/Al_2O_3薄膜耐电晕特性影响分析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纳米粒子改性对PI/Al_2O_3薄膜电晕老化过程影响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纳米粒子改性对PI/Al_2O_3薄膜耐电晕寿命影响第47-49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49-50页
结论第50-51页
致谢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7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57-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速铁路外物损伤车轴疲劳评估方法
下一篇:牵引供电系统及其关键设备故障诊断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