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致谢 | 第4-5页 |
| 中文摘要 | 第5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10页 |
| 缩略词对照表 | 第11-14页 |
| 1 引言 | 第14-16页 |
| 2 资料与方法 | 第16-20页 |
| 2.1 临床资料 | 第16页 |
| 2.2 MRI检查及其影像学评价 | 第16-17页 |
| 2.3 CT椎间盘造影方法及评价 | 第17-19页 |
| 2.4 统计学处理 | 第19-20页 |
| 3 结果 | 第20-23页 |
| 3.1 对比剂注射剂量与CTD分型、诱发一致性疼痛的关系 | 第20-21页 |
| 3.2 椎间盘退变与CTD诱发一致性疼痛的关系 | 第21页 |
| 3.3 椎间盘Modic变性与CTD诱发一致性疼痛的关系 | 第21-22页 |
| 3.4 椎间盘HIZ与CTD诱发一致性疼痛的关系 | 第22-23页 |
| 4 讨论 | 第23-29页 |
| 4.1 MRI对盘源性下腰痛的诊断价值 | 第24页 |
| 4.2 CT椎间盘造影的意义 | 第24-25页 |
| 4.3 椎间盘造影与诱发一致性疼痛的关系 | 第25-26页 |
| 4.4 椎间盘造影与MRI表现的相关性 | 第26-29页 |
| 5 结论 | 第29-30页 |
| 6 图片及说明 | 第30-38页 |
| 6.1 MRI上椎间盘退变的Pearce分级 | 第30-32页 |
| 6.2 MRI上终板的modic变性的分级 | 第32-34页 |
| 6.3 MRI上椎间盘后缘的HIZ | 第34-35页 |
| 6.4 椎间盘造影技术 | 第35-36页 |
| 6.5 椎间盘造影的CTD分型 | 第36-37页 |
| 6.6 典型病例 | 第37-3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8-41页 |
| 综述 | 第41-5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2-57页 |
|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57-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