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航空、航天论文--航空论文--航空制造工艺论文--飞机制造论文--飞机装配论文

薄壁夹层结构单向压紧制孔工艺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图清单第8-10页
表清单第10-12页
注释表第12-13页
第一章 绪论第13-20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飞机装配制孔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轻型自动化装配系统的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自动化制孔工艺的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工艺参数优化方法的发展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单向压紧制孔工艺的研究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8页
    1.4 章节安排第18-20页
第二章 单向压紧制孔过程的有限元分析第20-34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0页
    2.2 单向压紧制孔工艺参数第20-24页
    2.3 框上对接结构有限元仿真模型的构建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几何模型的构建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单向压紧制孔工艺参数的加载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第26-27页
    2.4 单向压紧力及预紧力对贴合面间隙的影响第27-31页
    2.5 预装配紧固件位置对贴合面间隙的影响第31-33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33-34页
第三章 基于响应面法的单向压紧制孔工艺参数优化第34-49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4页
    3.2 响应面模型的构建第34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试验设计及样本点计算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响应面模型的建立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响应面拟合程度检验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响应面模型有效性验证第39-40页
    3.3 单向压紧制孔工艺参数对贴合面间隙的影响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响应面基函数对贴合面间隙的影响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单向压紧力及预紧力对贴合面间隙的影响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钻削力及预紧力对贴合面间隙的影响第44页
    3.4 基于自适应模拟退火算法的参数优化第44-46页
    3.5 框间对接结构的单向压紧制孔工艺优化第46-48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48-49页
第四章 单向压紧制孔工艺验证第49-60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9页
    4.2 试验方案设计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试验件的设计及制造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装夹方案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基于有限元法的试验方案预测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试验方案第53页
    4.3 便携式单向压紧制孔装置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便携式单向压紧制孔装置操作步骤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单向压紧力的标定第55页
    4.4 单向压紧制孔工艺试验结果第55-59页
    4.5 结果对比与分析第59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59-60页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0-62页
    5.1 全文总结第60-61页
    5.2 研究展望第61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6页
致谢第66-67页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7-68页
附录A 贴合面间隙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第68-71页
附录B 响应面样本点及其有限元计算值第71-78页
附录C 框上对接结构各贴合面的响应函数第78-81页
附录D 检验样本点及其有限元计算结果第81-84页

论文共8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扰动风作用下微型旋翼流场数值模拟及其流动控制研究
下一篇:仿生轻质结构在飞机大开口区的多功能协同优化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