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9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9-14页 |
1.2.1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成果 | 第9-10页 |
1.2.2 国内内部控制研究成果 | 第10-12页 |
1.2.3 国内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研究成果 | 第12-14页 |
1.2.4 研究评述 | 第14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4-17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4-17页 |
第二章 高校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| 第17-25页 |
2.1 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| 第17-19页 |
2.1.1 内部控制的定义 | 第17页 |
2.1.2 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五个阶段 | 第17-19页 |
2.2 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内涵及评价 | 第19页 |
2.2.1 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内涵 | 第19页 |
2.2.2 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 | 第19页 |
2.3 高校内部控制相关制度及理论 | 第19-21页 |
2.3.1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概述 | 第19-20页 |
2.3.2 高校内部控制特点 | 第20页 |
2.3.3 高校内部控制原则 | 第20-21页 |
2.4 高校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| 第21-25页 |
2.4.1 高校固定资产的概念 | 第21-22页 |
2.4.2 高校固定资产特征 | 第22页 |
2.4.3 高校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目标 | 第22-23页 |
2.4.4 高校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措施 | 第23-25页 |
第三章 H高校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| 第25-46页 |
3.1 H高校教学环境及组织架构 | 第25-28页 |
3.1.1 H高校教学环境 | 第25页 |
3.1.2 H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| 第25-26页 |
3.1.3 H高校组织架构 | 第26-28页 |
3.2 H高校固定资产内控控制制度描述 | 第28-41页 |
3.2.1 H高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 | 第28-29页 |
3.2.2 H高校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主要流程 | 第29页 |
3.2.3 H高校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关键流程 | 第29-41页 |
3.3 H高校固定资产内部控制规范性分析 | 第41-46页 |
3.3.1 设计规范性分析的标准及方法 | 第41-42页 |
3.3.2 H高校固定资产内部控制规范性评估 | 第42-44页 |
3.3.3 H高校固定资产内部控制规范性结果分析 | 第44-46页 |
第四章 H高校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 | 第46-59页 |
4.1 H高校固定资产内控运行有效性评价方法及思路 | 第46-47页 |
4.1.1 运行有效性评价方法 | 第46页 |
4.1.2 运行有效性评价思路 | 第46-47页 |
4.2 H高校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方法的应用 | 第47-55页 |
4.2.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应用 | 第47-52页 |
4.2.2 穿行测试法的应用 | 第52-55页 |
4.3 H高校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有效性存在问题 | 第55-59页 |
4.3.1 固定资产内部控制运行缺陷 | 第55-57页 |
4.3.2 固定资产内部控制运行缺陷成因分析 | 第57-59页 |
第五章 H高校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优化 | 第59-71页 |
5.1 H高校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优化思路及原则 | 第59-60页 |
5.1.1 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优化思路 | 第59页 |
5.1.2 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优化原则 | 第59-60页 |
5.2 H高校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优化设计 | 第60-68页 |
5.2.1 固定资产验收制度优化 | 第60-62页 |
5.2.2 固定资产出租出借制度优化 | 第62-63页 |
5.2.3 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制度优化 | 第63-66页 |
5.2.4 固定资产处置制度优化 | 第66-68页 |
5.3 H高校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保障措施 | 第68-71页 |
5.3.1 加强资产管理人员专业培训 | 第68-69页 |
5.3.2 强化全校师生的固定资产内控意识 | 第69页 |
5.3.3 实行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 | 第69-71页 |
结论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6页 |
附录 | 第76-7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| 第78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