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部分 绪论 | 第8-19页 |
1 小学生的界定 | 第8页 |
2 人格、认知与行为关系的模型及理论 | 第8-9页 |
3 主动性人格的概念与测量工具 | 第9-11页 |
4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概念与测量工具 | 第11-13页 |
5 攻击行为的概念与测量工具 | 第13-16页 |
6 主动性人格、批判性思维能力与攻击行为的相关研究 | 第16-17页 |
7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7-18页 |
8 研究假设 | 第18-19页 |
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 | 第19-22页 |
1 研究对象 | 第19页 |
2 研究工具 | 第19-21页 |
3 研究方法 | 第21-22页 |
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 | 第22-40页 |
1 小学生主动性人格、批判性思维能力与攻击行为各维度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| 第22-33页 |
2 城市小学生与乡镇小学生主动性人格、批判性思维能力与攻击行为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| 第33-37页 |
3 小学生主动性人格、批判性思维能力与攻击行为的关系分析 | 第37-39页 |
4 小学生主动性人格、批判性思维能力与攻击行为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| 第39-40页 |
第四部分 讨论 | 第40-46页 |
1 小学生主动性人格、批判性思维能力与攻击行为各维度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讨论 | 第40-43页 |
2 城市与乡镇小学生主动性人格、批判性思维能力与攻击行为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讨论 | 第43页 |
3 小学生主动性人格、批判性思维能力与攻击行为的关系讨论 | 第43-45页 |
4 小学生主动性人格、批判性思维能力与攻击行为间的中介效应讨论 | 第45-46页 |
第五部分 结论与展望 | 第46-48页 |
1 结论 | 第46页 |
2 教育建议 | 第46-47页 |
3 不足及研究展望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2页 |
附录:部分调查量表示例 | 第52-54页 |
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