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洪先社会控制思想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6页 |
1 绪论 | 第8-14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以及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现状概述 | 第9-11页 |
1.2.1 研究专著 | 第9-10页 |
1.2.2 研究期刊论文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思路 | 第11-12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5 创新之处 | 第13-14页 |
2 罗洪先的思想演变及其时代背景 | 第14-20页 |
2.1 罗洪先生平叙述 | 第14-16页 |
2.2 罗洪先思想的演变 | 第16-18页 |
2.3 明朝末期的社会环境 | 第18-20页 |
3 罗洪先社会控制思想的理论基础 | 第20-30页 |
3.1 “良知本静”的良知论 | 第20-25页 |
3.2 “收摄保聚”的工夫论 | 第25-27页 |
3.3 罗洪先的“儒释道”观 | 第27-30页 |
4 罗洪先的内在控制思想 | 第30-35页 |
4.1 “导其自适”的儒学社会教化思想 | 第30-31页 |
4.2 “主静无欲”的修养论 | 第31-35页 |
5 罗洪先的外在控制思想 | 第35-40页 |
5.1 “为政惠人”的社会控制策略 | 第35-37页 |
5.2 “爱民省费”的经济控制思想 | 第37-40页 |
6 对罗洪先社会思想的评价 | 第40-42页 |
7 结语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附录 | 第45-46页 |
致谢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