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8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1.4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城市生态保护的理论基础 | 第15-23页 |
2.1 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保护的理论 | 第15-18页 |
2.1.1 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保护的理论 | 第15-16页 |
2.1.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保护的理论 | 第16-18页 |
2.2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生态保护的理论 | 第18-21页 |
2.2.1 道家关于生态保护的论述 | 第18-20页 |
2.2.2 儒家关于生态保护的论述 | 第20-21页 |
2.3 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生态保护理论 | 第21-23页 |
2.3.1 对传统工业文明的反思 | 第21页 |
2.3.2 对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制度分析 | 第21-23页 |
第3章 沈阳市生态保护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| 第23-32页 |
3.1 沈阳市生态保护的措施和成就 | 第23-26页 |
3.1.1 沈阳市生态问题的由来 | 第23-25页 |
3.1.2 沈阳市生态保护采取的措施 | 第25页 |
3.1.3 沈阳市生态保护取得的成就 | 第25-26页 |
3.2 沈阳市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 | 第26-32页 |
3.2.1 能源资源匮乏 | 第26-27页 |
3.2.2 生态污染严重 | 第27-28页 |
3.2.3 生态系统退化 | 第28-29页 |
3.2.4 土地开发模式不够合理 | 第29-30页 |
3.2.5 绿色经济发展提出的新挑战 | 第30-32页 |
第4章 沈阳市生态保护问题的对策建议 | 第32-43页 |
4.1 宏观视角下解决沈阳生态保护问题的对策 | 第32-38页 |
4.1.1 确立生态保护的发展战略 | 第32-33页 |
4.1.2 树立循环经济发展观 | 第33-35页 |
4.1.3 构建沈阳地区生态环保的整体机制 | 第35-36页 |
4.1.4 强调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并举 | 第36-37页 |
4.1.5 运用法律手段实现环保管理法治化 | 第37-38页 |
4.2 微观视角下解决沈阳生态保护问题的对策 | 第38-43页 |
4.2.1 发展低碳、环保的绿色新能源 | 第39页 |
4.2.2 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解决生态污染严重问题 | 第39-40页 |
4.2.3 加强制度建设解决生态系统退化问题 | 第40-41页 |
4.2.4 坚持统筹协调解决土地开发模式不够合理问题 | 第41页 |
4.2.5 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绿色经济 | 第41-43页 |
第5章 结束语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8页 |
在学研究成果 | 第48-49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