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0-14页 |
Abstract | 第14-18页 |
符号说明 | 第19-20页 |
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| 第20-36页 |
1 植物DGAT研究进展 | 第21-27页 |
1.1 植物DGAT分类 | 第22-24页 |
1.1.1 DGAT1 | 第22-23页 |
1.1.2 DGAT2 | 第23页 |
1.1.3 DGAT3 | 第23-24页 |
1.1.4 WSD/DGAT | 第24页 |
1.2 DGAT亚细胞定位和表达模式 | 第24-25页 |
1.3 DGAT的生物学功能 | 第25-26页 |
1.4 DGAT的底物特异性 | 第26-27页 |
2 可变剪接研究进展 | 第27-35页 |
2.1 可变剪接的种类 | 第27-28页 |
2.2 RNA剪接的机制 | 第28-29页 |
2.3 可变剪接的调控 | 第29-30页 |
2.4 可变剪接的功能 | 第30-35页 |
2.4.1 可变剪接与植物发育 | 第31-32页 |
2.4.2 可变剪接与非生物胁迫 | 第32-33页 |
2.4.3 可变剪接与生物胁迫 | 第33-35页 |
3 立题依据 | 第35-36页 |
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| 第36-135页 |
第一章 植物DGAT因家族的遗传和进化分析 | 第36-66页 |
1.1 材料方法 | 第36-38页 |
1.1.1 植物DGAT家族基因检索与系统发育分析 | 第36-37页 |
1.1.2 植物DGAT家族序列特征分析 | 第37-38页 |
1.1.3 大豆、拟南芥、玉米DGAT族表达模式分析 | 第38页 |
1.1.4 大豆、拟南芥、玉米DGAT族可变剪接分析 | 第38页 |
1.2 结果与分析 | 第38-62页 |
1.2.1 植物DGAT家族的基因检索 | 第38-40页 |
1.2.2 植物DGAT家族系统进化分析 | 第40-57页 |
1.2.3 大豆、拟南芥和玉米DGAT亚家族表达模式分析 | 第57-59页 |
1.2.4 植物DGAT族可变剪接的遗传进化 | 第59-62页 |
1.3 讨论 | 第62-66页 |
1.3.1 植物DGAT家族进化 | 第62-64页 |
1.3.2 植物可变剪接的遗传进化 | 第64-66页 |
第二章 可变剪接调控花生AhDGAT1的功能 | 第66-106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67-68页 |
2.1.1 植物材料 | 第67页 |
2.1.2 菌株和载体 | 第67页 |
2.1.3 试剂和培养基 | 第67-68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68-73页 |
2.2.1 5'RACE | 第68页 |
2.2.2 生物信息学分析 | 第68-69页 |
2.2.3 荧光定量PCR | 第69页 |
2.2.4 半定量PCR | 第69页 |
2.2.5 亚细胞定位 | 第69页 |
2.2.6 酿酒酵母的转化 | 第69-70页 |
2.2.7 蛋白提取 | 第70-71页 |
2.2.8 酵母生长表型测定 | 第71页 |
2.2.9 尼罗红染色 | 第71页 |
2.2.10 油脂提取及TLC检测 | 第71-72页 |
2.2.11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72页 |
2.2.12 GUS染色 | 第72-73页 |
2.3 结果与分析 | 第73-98页 |
2.3.1 AhDGAT1基因克隆及分析 | 第73-77页 |
2.3.2 AhDGAT1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| 第77-79页 |
2.3.3 AhDGAT1.1启动子克隆与功能验证 | 第79-80页 |
2.3.4 AhDGAT1.1亚细胞定位 | 第80-81页 |
2.3.5 AhDGAT1转单基因酵母活性检测 | 第81-89页 |
2.3.6 AhDGAT1转双基因酵母的活性检测 | 第89-95页 |
2.3.7 AhDGAT1.1转基因烟草的检测 | 第95-96页 |
2.3.8 AhDGAT1.1转基因烟草脂肪酸含量增加 | 第96-98页 |
2.4 讨论 | 第98-106页 |
2.4.1 AhDGAT1基因丰富的可变剪接 | 第99-102页 |
2.4.2 AhDGAT1.2与AhDGAT1.4的调节功能 | 第102-103页 |
2.4.3 AhDGAT1不同剪接体的表达模式 | 第103-106页 |
第三章 花生AhDGAT2酶关键活性位点的探索 | 第106-135页 |
3.1 实验材料 | 第107页 |
3.2 实验方法 | 第107-108页 |
3.2.1 基因全长序列的获得 | 第107页 |
3.2.2 Overlap PCR | 第107页 |
3.2.3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转化 | 第107-108页 |
3.3 结果与分析 | 第108-126页 |
3.3.1 AhDGAT2基因特征分析 | 第108-110页 |
3.3.2 AhDGAT2a启动子克隆与功能验证 | 第110-111页 |
3.3.3 AhDGAT2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| 第111-112页 |
3.3.4 AhDGAT2a亚细胞定位 | 第112页 |
3.3.5 AhDGAT2转化酵母H1246 | 第112-114页 |
3.3.6 AhDGAT2转基因酵母平板培养 | 第114-116页 |
3.3.7 AhDGAT2转基因酵母尼罗红染色 | 第116-118页 |
3.3.8 AhDGAT2转基因酵母的油脂含量与TLC分析 | 第118-119页 |
3.3.9 AhDGAT2转基因酵母脂肪酸含量与成分分析 | 第119-121页 |
3.3.10 AhDGAT2转基因烟草种子中脂肪酸含量增加 | 第121-124页 |
3.3.11 AhDGAT2a转基因烟草叶片中脂肪酸含量增加 | 第124-125页 |
3.3.12 转基因烟草中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| 第125-126页 |
3.4 讨论 | 第126-135页 |
3.4.1 花生中AhDGAT1和AhDGAT2的差异分析 | 第126-128页 |
3.4.2 单个氨基酸突变影响AhDGAT2a的结构 | 第128-133页 |
3.4.3 植物叶片中油脂的积累 | 第133-135页 |
全文总结 | 第135-136页 |
附录 | 第136-1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6-156页 |
致谢 | 第156-15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1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