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5-7页 |
英文摘要 | 第7-8页 |
1 绪论 | 第11-16页 |
1.1 汞的简介 | 第11页 |
1.2 国内外汞污染概述 | 第11-12页 |
1.2.1 国外汞污染概述 | 第11页 |
1.2.2 国内汞污染概述 | 第11-12页 |
1.3 汞的胚胎毒性研究进展 | 第12页 |
1.4 汞的生殖毒性研究进展 | 第12-13页 |
1.5 汞对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| 第13-14页 |
1.6 汞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| 第14页 |
1.7 下丘脑-垂体-性腺(HPG)轴对鱼类生殖的调节 | 第14-15页 |
1.8 斑马鱼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| 第15页 |
1.9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5-16页 |
2 氯化汞对斑马鱼的胚胎毒性 | 第16-32页 |
2.1 前言 | 第16页 |
2.2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16-21页 |
2.2.1 实验动物 | 第16页 |
2.2.2 实验试剂 | 第16-17页 |
2.2.3 实验设计 | 第17页 |
2.2.4 样品采集 | 第17-18页 |
2.2.5 总汞测定 | 第18页 |
2.2.6 生化分析 | 第18页 |
2.2.7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| 第18-20页 |
2.2.8 统计分析 | 第20-21页 |
2.3 实验结果 | 第21-28页 |
2.3.1 发育参数 | 第21-23页 |
2.3.2 总汞含量 | 第23-24页 |
2.3.3 抗氧化酶活性和GSH、MDA含量 | 第24-25页 |
2.3.4 编码抗氧化蛋白质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 | 第25-27页 |
2.3.5 免疫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 | 第27-28页 |
2.4 讨论 | 第28-32页 |
2.4.1 水体HgCl_2暴露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毒性 | 第28页 |
2.4.2 水体HgCl_2暴露引起斑马鱼胚胎氧化应激 | 第28-30页 |
2.4.3 水体HgCl_2暴露对斑马鱼胚胎的免疫毒性 | 第30-32页 |
3 氯化汞对斑马鱼成鱼的生殖毒性 | 第32-44页 |
3.1 前言 | 第32页 |
3.2 材料与方法 | 第32-35页 |
3.2.1 实验动物 | 第32页 |
3.2.2 实验试剂 | 第32-33页 |
3.2.3 实验设计 | 第33页 |
3.2.4 样品采集 | 第33页 |
3.2.5 生化分析 | 第33页 |
3.2.6 组织学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2.7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| 第34-35页 |
3.2.8 统计分析 | 第35页 |
3.3 实验结果 | 第35-41页 |
3.3.1 生长发育参数 | 第35-36页 |
3.3.2 卵巢和精巢的组织学 | 第36-37页 |
3.3.3 卵巢和精巢的性激素水平 | 第37-38页 |
3.3.4 卵巢和精巢的抗氧化酶活性和GSH、MDA含量 | 第38-39页 |
3.3.5 卵巢和精巢的抗氧化酶基因mRNA表达水平 | 第39-40页 |
3.3.6 HPG轴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 | 第40-41页 |
3.4 讨论 | 第41-44页 |
3.4.1 水体HgCl_2暴露对成年斑马鱼生长发育及性腺组织学的影响 | 第41页 |
3.4.2 水体HgCl_2暴露对成年斑马鱼性腺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3.4.3 水体HgCl_2暴露对成年斑马鱼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| 第42页 |
3.4.4 水体HgCl_2暴露对成年斑马鱼HPG轴的影响 | 第42-44页 |
4 结论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57页 |
附录A: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57-58页 |
附录B:缩略词表(Abbreviation)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