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期货市场做市商法律制度研究
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| 第3-4页 |
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10-14页 |
第一章 我国期货市场做市商制度概述 | 第14-22页 |
1.1 期货市场概述 | 第14-15页 |
1.1.1 期货市场概念 | 第14页 |
1.1.2 期货市场主要特征 | 第14-15页 |
1.2 期货市场做市商法律制度 | 第15-16页 |
1.2.1 期货市场做市商概念 | 第15页 |
1.2.2 做市商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| 第15-16页 |
1.3 期货市场做市商制度中的法律关系 | 第16-18页 |
1.3.1 期货市场做市商与交易所之间的法律关系 | 第16-17页 |
1.3.2 做市商与市场交易者之间的法律关系 | 第17页 |
1.3.3 做市商与客户之间的法律关系 | 第17页 |
1.3.4 期货市场做市商的权利与义务 | 第17-18页 |
1.4 我国期货市场做市商制度的功能 | 第18-22页 |
1.4.1 我国期货做市商的经济法基础 | 第18-19页 |
1.4.2 做市商制度有利于增强期货市场的流动性 | 第19-20页 |
1.4.3 做市商制度有利于维持期货市场的稳定性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期货市场做市商制度的域外经验 | 第22-30页 |
2.1 域外的期货市场做市商制度 | 第22-25页 |
2.1.1 美国期货市场做市商制度 | 第22-23页 |
2.1.2 英国期权市场做市商制度 | 第23-24页 |
2.1.3 香港期权市场做市商制度 | 第24-25页 |
2.2 域外期货市场做市商制度的借鉴 | 第25-30页 |
2.2.1 做市商制度内容的借鉴 | 第25-27页 |
2.2.2 做市商制度模式的借鉴 | 第27-30页 |
第三章 我国期货做市商制度的现状与不足 | 第30-36页 |
3.1 我国期货做市商制度的现状 | 第30-33页 |
3.1.1 大连商品交易所中的做市商制度 | 第30-32页 |
3.1.2 郑州商品交易所中的做市商制度 | 第32-33页 |
3.1.3 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做市商制度 | 第33页 |
3.2 我国期货市场做市商法律制度的不足之处 | 第33-36页 |
3.2.1 期货市场做市商制度的弊端 | 第33-34页 |
3.2.2 我国期货市场中的法律障碍 | 第34-36页 |
第四章 完善我国期货市场做市商法律制度 | 第36-44页 |
4.1 浅析我国期货市场做市商制度的法律原则 | 第36-37页 |
4.1.1 公平原则 | 第36页 |
4.1.2 公开原则 | 第36页 |
4.1.3 公正原则 | 第36-37页 |
4.1.4 效率与成本平衡原则 | 第37页 |
4.2 严格做市商在期货市场的准入 | 第37-38页 |
4.2.1 要求资金实力雄厚 | 第38页 |
4.2.2 要求专业技术过硬 | 第38页 |
4.2.3 强化风险管理能力 | 第38页 |
4.3 规范做市商的权利与义务 | 第38-40页 |
4.3.1 规范期货市场做市商的义务 | 第38-39页 |
4.3.2 明确期货市场做市商的权利 | 第39-40页 |
4.4 完善对做市商做市过程中的监管 | 第40-41页 |
4.4.1 加强对做市商报价的监管 | 第40页 |
4.4.2 加强对做市商垄断状况的监管 | 第40页 |
4.4.3 加强对价格异常波动的监管 | 第40-41页 |
4.5 规范期货市场做市商的退出 | 第41-44页 |
4.5.1 严格做市商的自主退出 | 第41-42页 |
4.5.2 规范做市商的强制退出 | 第42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发表论文 | 第48-50页 |
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