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4页 |
1.1 引言 | 第12-13页 |
1.2 微波介质材料发展历史 | 第13页 |
1.3 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应用 | 第13-15页 |
1.4 微波介质陶瓷材料体系 | 第15-18页 |
1.4.1 低介电常数(εr)的微波介质陶瓷 | 第15-16页 |
1.4.2 中介电常数(εr)的微波介质陶瓷 | 第16页 |
1.4.3 高介电常数(εr)的微波介质陶瓷 | 第16-18页 |
1.5 微波介质陶瓷的微波介电性能参数和性能要求 | 第18-22页 |
1.5.1 介电常数 | 第18-19页 |
1.5.2 品质因数 | 第19-20页 |
1.5.3 谐振频率温度系数 | 第20-21页 |
1.5.4 微波介质陶瓷的性能要求 | 第21-22页 |
1.6 TiO_2微波介质陶瓷的研究进展 | 第22页 |
1.7 课题的研究内容 | 第22-24页 |
第二章 TiO_2基微波介质陶瓷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| 第24-31页 |
2.1 实验原料及设备 | 第24页 |
2.1.1 实验原料 | 第24页 |
2.1.2 实验仪器 | 第24页 |
2.2 材料的制备工艺过程 | 第24-26页 |
2.3 材料的性能表征 | 第26-31页 |
2.3.1 密度测试 | 第26-27页 |
2.3.2 热分析(DSC-TG) | 第27页 |
2.3.3 物相分析(XRD) | 第27-28页 |
2.3.4 微观结构分析(SEM) | 第28页 |
2.3.5 光致发光谱分析(PL) | 第28页 |
2.3.6 拉曼光谱分析(Raman) | 第28页 |
2.3.7 微波介电性能测试 | 第28-31页 |
第三章 TiO_2-CuO微波介质陶瓷的微波介电性能研究 | 第31-46页 |
3.1 前言 | 第31-32页 |
3.2 TiO_2-CuO微波介质陶瓷烧结特性与物相分析 | 第32-34页 |
3.2.1 烧结特性 | 第32-33页 |
3.2.2 物相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3 TiO_2-CuO微波介质陶瓷微观结构与微波介电性能 | 第34-39页 |
3.3.1 微观结构 | 第34-36页 |
3.3.2 微波介电性能 | 第36-39页 |
3.4 纳米CuO提高TiO_2陶瓷品质因数的作用机制探索 | 第39-44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第四章 TiO_2-Li_(1/2)Nd_(1/2)TiO_3微波介质陶瓷的微波介电性能研究 | 第46-57页 |
4.1 前言 | 第46-47页 |
4.2 TiO_2-Li_(1/2)Nd_(1/2)TiO_3微波介质陶瓷制备 | 第47-49页 |
4.3 TiO_2-Li_(1/2)Nd_(1/2)TiO_3微波介质陶瓷的物相组成与微观结构分析 | 第49-52页 |
4.3.1 烧结特性 | 第49-50页 |
4.3.2 物相结构 | 第50-51页 |
4.3.3 微观形貌 | 第51-52页 |
4.4 TiO_2-Li_(1/2)Nd_(1/2)TiO_3微波介质陶瓷的微波介电性能研究 | 第52-55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5-57页 |
第五章 TiO_2-NiNb_2O_6微波介质陶瓷的微波介电性能研究 | 第57-69页 |
5.1 前言 | 第57-58页 |
5.2 TiO_2-NiNb_2O_6微波介质陶瓷制备 | 第58-59页 |
5.3 TiO_2-NiNb_2O_6微波介质陶瓷物相组成与微观结构分析 | 第59-62页 |
5.3.1 烧结特性 | 第59-60页 |
5.3.2 物相组成 | 第60-61页 |
5.3.3 微观形貌 | 第61-62页 |
5.4 TiO_2-NiNb_2O_6微波介质陶瓷的微波介电性能研究 | 第62-67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7-69页 |
第六章 全文总结 | 第69-71页 |
6.1 本文主要结论 | 第69-70页 |
6.2 本文创新之处 | 第70页 |
6.3 本文不足之处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