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绪论 | 第9-12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9-11页 |
1.2 研究重点 | 第11页 |
1.3 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1.3.1 文献研究法 | 第11页 |
1.3.2 个案分析法 | 第11页 |
1.3.3 比较研究法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互联网消费信托的内涵及在国内的发展 | 第12-22页 |
1.1 互联网消费信托的概念 | 第12页 |
1.2 互联网消费信托的运作模式 | 第12-13页 |
1.3 与传统消费模式的差异 | 第13-15页 |
1.3.1 互联网消费信托与消费信托 | 第13-14页 |
1.3.2 互联网消费信托与消费众筹 | 第14页 |
1.3.3 互联网消费信托与商业预付卡 | 第14-15页 |
1.4 互联网消费信托的比较优势 | 第15-16页 |
1.5 对台湾地区“预收款信托”的思考及借鉴 | 第16-18页 |
1.5.1 台湾“预收款信托”的概念及运作流程 | 第16-17页 |
1.5.2 国内借鉴“预收款信托”模式的思考 | 第17-18页 |
1.6 国内互联网消费信托的发展背景 | 第18-20页 |
1.6.1 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| 第18-19页 |
1.6.2 普惠金融 | 第19-20页 |
1.6.3 信息化建设和大数据 | 第20页 |
1.7 国内互联网消费信托的发展现状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互联网消费信托法律关系实证分析 | 第22-26页 |
2.1 投资者与中影股份之间的关系 | 第22页 |
2.2 中影股份与百度金融之间的关系 | 第22-24页 |
2.3 投资者与百度金融之间的关系 | 第24页 |
2.4 百度金融与中信信托之间的关系 | 第24-26页 |
第三章 互联网消费信托投资者权益保护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26-35页 |
3.1 互联网消费信托投资者内涵解析 | 第26-28页 |
3.1.1 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界定 | 第26-27页 |
3.1.2 互联网消费信托投资者特质 | 第27-28页 |
3.2 投资者权益保护的现实瓶颈 | 第28-35页 |
3.2.1 投资者信息安全现状堪忧 | 第28-29页 |
3.2.2 投资者知情权亟待加强 | 第29-30页 |
3.2.3 投资权益实现规定不明确 | 第30-31页 |
3.2.4 信托受益权转让途径欠缺 | 第31-32页 |
3.2.5 纠纷解决机制不健全 | 第32-35页 |
第四章 完善互联网消费信托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对策建议 | 第35-41页 |
4.1 互联网消费信托投资者权益保护的理论依据 | 第35-36页 |
4.1.1 消费者主权理论 | 第35-36页 |
4.1.2 社会分层理论 | 第36页 |
4.2 完善互联网消费信托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建议 | 第36-41页 |
4.2.1 健全投资者信息安全保护机制 | 第36-37页 |
4.2.2 强化信托产品销售与运作期间的信息披露义务 | 第37-38页 |
4.2.3 突出互联网消费信托的投资属性 | 第38页 |
4.2.4 构建信托受益权转让平台 | 第38-39页 |
4.2.5 完善在线纠纷解决机制 | 第39-41页 |
结语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致谢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