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道路工程论文--道路建筑材料论文

SBS改性沥青和橡胶粉改性沥青机理及路用性能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1.3 课题研究内容和主要技术路线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主要研究内容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技术路线图第17-18页
第二章 试验方案与改性沥青制备工艺研究第18-36页
    2.1 研究方案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课题具体研究方案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具体试验及指标第19-20页
    2.2 原材料技术性能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沥青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SBS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胶粉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集料、矿粉和纤维第21-23页
    2.3 两种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研究第23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改性沥青常用制备工艺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SBS改性沥青的制备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橡胶粉改性沥青的制备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两种改性沥青制备影响因素研究第28-35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5-36页
第三章 改性沥青性能对比研究第36-44页
    3.1 高温性能对比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评价指标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两种改性沥青高温性能对比第36-37页
    3.2 低温性能对比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评价指标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两种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对比第38-39页
    3.3 感温性对比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评价指标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两种改性沥青感温性对比第40-41页
    3.4 抗老化性对比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评价指标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两种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对比第41-43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3-44页
第四章 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对比研究第44-58页
    4.1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级配选择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第45-47页
    4.2 高温稳定性对比第47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高温稳定性评价方法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基于国产车辙仪的高温稳定性评价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基于汉堡车辙仪的高温稳定性评价第49-52页
    4.3 低温抗裂性对比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低温抗裂性评价方法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小梁弯曲试验评价第52-53页
    4.4 水稳定性对比第53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水稳定性评价方法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水稳定性试验评价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基于汉堡车辙仪的水稳定性评价第56-57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7-58页
第五章 改性沥青的机理对比研究第58-68页
    5.1 改性沥青机理研究现状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SBS改性沥青机理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橡胶粉改性沥青机理第59-60页
    5.2 基于荧光显微镜的机理对比分析第60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荧光显微镜技术简介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试验方案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SBS改性沥青荧光显微结果分析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橡胶粉改性沥青荧光显微结果分析第63-64页
    5.3 基于红外光谱技术的机理分析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红外光谱分析原理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试验方案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试验结果分析第65-67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67-68页
第六章 改性沥青混凝土试验路及社会经济效益分析第68-76页
    6.1 试验路铺筑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试验路段概况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试验路段的铺筑和施工工艺的对比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试验路检测方案第69-70页
    6.2 社会效益分析第70-71页
    6.3 经济效益分析第71-72页
    6.4 改性沥青的适用性第72-73页
    6.5 存在的问题第73-76页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76-78页
    7.1 主要结论第76-77页
    7.2 展望第77-78页
参考文献第78-81页
致谢第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超薄罩面盐化物自融雪沥青混合料组成与性能研究
下一篇: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装配式住宅施工安全风险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