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的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2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0页 |
1.3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0-11页 |
1.4 研究结构与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第2章 有关第三方支付研究综述 | 第12-16页 |
2.1 国外有关第三方支付研究的概述 | 第12-14页 |
2.1.1 安全与诚信 | 第12-13页 |
2.1.2 消费者行为 | 第13页 |
2.1.3 新市场开拓 | 第13-14页 |
2.2 国内有关第三方支付研究的概述 | 第14-16页 |
2.2.1 支付职能与平台竞争 | 第14-15页 |
2.2.2 发展影响因素 | 第15页 |
2.2.3 盈利模式 | 第15-16页 |
第3章 我国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| 第16-23页 |
3.1 第三方支付发展历程 | 第16-17页 |
3.2 第三方支付的特点与模式分析 | 第17-20页 |
3.2.0 第三方支付的特点分析 | 第17页 |
3.2.1 第三方支付的模式分析 | 第17-20页 |
3.3 第三方支付的现状分析 | 第20-23页 |
第4章 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机理分析 | 第23-33页 |
4.1 第三方支付案例分析 | 第23-27页 |
4.1.1 支付宝 | 第23-25页 |
4.1.2 财付通 | 第25-26页 |
4.1.3 银联支付 | 第26-27页 |
4.2 第三方支付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7-30页 |
4.2.1 沉淀资金孳息归属权 | 第28-29页 |
4.2.2 盈利模式单一 | 第29页 |
4.2.3 安全风险 | 第29-30页 |
4.2.4 金融风险 | 第30页 |
4.3 第三方支付存在问题的机理分析 | 第30-33页 |
4.3.1 基于制度的视角分析 | 第30-31页 |
4.3.2 基于技术的视角分析 | 第31-33页 |
第5章 国外第三方支付支付发展的经验 | 第33-36页 |
5.1 美国第三方支付发展的经验 | 第33页 |
5.2 欧盟第三方支付发展的经验 | 第33-34页 |
5.3 日本第三方支付发展的经验 | 第34页 |
5.4 对我国的启发 | 第34-36页 |
第6章 促进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| 第36-39页 |
6.1 建立多元化的行业支付体系 | 第36页 |
6.2 深挖产业链服务 | 第36-37页 |
6.3 经营模式的创新 | 第37页 |
6.4 建立完善的市场准入机制 | 第37-38页 |
6.5 加强对滞留资金的监督 | 第38-39页 |
结语 | 第39-40页 |
致谢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