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8-62页 |
1.1 引言 | 第18-19页 |
1.2 氮氧化物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及标准 | 第19-24页 |
1.2.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| 第19页 |
1.2.2 我国各行业NO_x的排放标准 | 第19-24页 |
1.2.3 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政策小结 | 第24页 |
1.3 NO_x产生机理 | 第24-26页 |
1.3.1 燃料燃烧中氮氧化物产生机理 | 第24-26页 |
1.3.2 工业过程中氮氧化物产生机理 | 第26页 |
1.4 NO_x治理技术简述 | 第26-38页 |
1.4.1 控制燃烧过程中NO_x的生成——低氮燃烧技术 | 第26-30页 |
1.4.2 对生成的NO_x进行处理——烟气脱硝技术 | 第30-37页 |
1.4.3 NO_x治理技术小结 | 第37-38页 |
1.5 SCR法的关键设备 | 第38-47页 |
1.5.1 SCR法的关键设备——催化剂 | 第38-40页 |
1.5.2 SCR法的关键设备——还原剂及喷氨装置 | 第40-43页 |
1.5.3 SCR法的关键技术——计算机模拟和物理模型模拟 | 第43-47页 |
1.6 SCR脱硝工业实例现场调研 | 第47-59页 |
1.6.1 SCR法燃煤机组实例简介 | 第48-55页 |
1.6.2 燃气机组实例 | 第55-56页 |
1.6.3 高温SCR实例 | 第56-57页 |
1.6.4 低温实例 | 第57页 |
1.6.5 炉窑实例 | 第57-58页 |
1.6.6 其他应用 | 第58-59页 |
1.7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59-62页 |
第2章 SCR反应器设计与优化研究方法 | 第62-68页 |
2.1 SCR工艺技术指标 | 第62-63页 |
2.2 数值模拟法(CFD) | 第63-66页 |
2.2.1 CFD模型的简化及假设 | 第63页 |
2.2.2 数学模型选取原则及常用模型 | 第63-66页 |
2.3 物理模型 | 第66-68页 |
2.3.1 几何相似 | 第66-67页 |
2.3.2 Froude数相似 | 第67-68页 |
第3章 传统SCR反应器的设计与优化 | 第68-100页 |
3.1 传统SCR反应器类型简述 | 第68-69页 |
3.2 CFD模型 | 第69-71页 |
3.2.1 几何模型概述 | 第69-70页 |
3.2.2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| 第70-71页 |
3.3 物理模型设置 | 第71-72页 |
3.4 传统SCR反应器优化方案 1 | 第72-86页 |
3.4.1 流场分布 | 第73-80页 |
3.4.2 氨气浓度分布 | 第80-83页 |
3.4.3 反应器其余指标研究 | 第83-85页 |
3.4.4 方案1研究结论 | 第85-86页 |
3.5 传统SCR反应器优化方案 2 | 第86-99页 |
3.5.1 流场分布 | 第87-95页 |
3.5.2 其余指标研究 | 第95-98页 |
3.5.3 方案2研究结论 | 第98-99页 |
3.6 传统SCR反应器的设计与优化结论 | 第99-100页 |
3.6.1 反应器主体形式及内部结构对于评价指标的影响 | 第99页 |
3.6.2 对于SCR工艺技术指标的建议 | 第99-100页 |
第4章 渐扩入口段的高效SCR反应器的设计及应用 | 第100-118页 |
4.1 渐扩入口段的高效SCR反应器设计简述 | 第100-103页 |
4.1.1 渐扩入口段反应器与传统反应器比较 | 第100-101页 |
4.1.2 设计要点简述 | 第101-102页 |
4.1.3 设计效果简述 | 第102-103页 |
4.2 CFD模型 | 第103-105页 |
4.2.1 几何模型概述 | 第103-104页 |
4.2.2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| 第104-105页 |
4.3 渐扩入口段的SCR反应器优化方案 | 第105-118页 |
4.3.1 流场分布 | 第105-111页 |
4.3.2 其余指标研究 | 第111-116页 |
4.3.3 渐扩入口段反应器设计及优化小结 | 第116-118页 |
第5章 低尘SCR反应器的设计与优化 | 第118-150页 |
5.1 低尘SCR反应器设计简述 | 第118-119页 |
5.2 CFD模型 | 第119-120页 |
5.2.1 几何模型概述 | 第119页 |
5.2.2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| 第119-120页 |
5.3 低尘SCR反应器优化方案 | 第120-150页 |
5.3.1 流场分布 | 第120-139页 |
5.3.2 浓度场分布 | 第139-144页 |
5.3.3 温度分布 | 第144-146页 |
5.3.4 系统压降 | 第146-147页 |
5.3.5 低尘SCR反应器优化小结 | 第147-150页 |
第6章 特殊结构SCR反应器的优化 | 第150-158页 |
6.1 几何模型概述 | 第150-151页 |
6.2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| 第151-153页 |
6.3 优化方案模拟结果分析 | 第153-158页 |
6.3.1 Case1模拟结果分析及催化剂上游考核断面的选取 | 第153-155页 |
6.3.2 Case2模拟结果分析 | 第155-156页 |
6.3.3 Case3模拟结果分析 | 第156页 |
6.3.4 一种特殊结构的SCR反应器优化小结 | 第156-158页 |
第7章 SCR工程模拟实例简介 | 第158-172页 |
7.1 工程实例 1——某钢铁厂SCR工程模拟简介 | 第158-161页 |
7.2 工程实例 2——某液晶玻璃厂SCR工程模拟简介 | 第161-165页 |
7.3 工程实例 3——某焦化厂SCR工程模拟简介 | 第165-169页 |
7.4 工程实例 4——某催化剂厂SCR工程模拟简介 | 第169-172页 |
第8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172-174页 |
8.1 SCR反应器设计与优化结论 | 第172-173页 |
8.2 SCR反应器关键设备的研究结论 | 第173页 |
8.2.1 AIG形式研究 | 第173页 |
8.2.2 整流格栅形式研究 | 第173页 |
8.3 SCR工艺技术指标建议 | 第173-1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74-180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| 第180-182页 |
致谢 | 第1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