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聚苯胺及衍生物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| 第11-32页 |
1.1 引言 | 第11页 |
1.2 纳米结构聚苯胺的制备研究进展 | 第11-15页 |
1.2.1 硬模板法 | 第12-13页 |
1.2.2 软模板法 | 第13-14页 |
1.2.3 无模板法 | 第14-15页 |
1.3 可溶性聚苯胺的制备研究进展 | 第15-18页 |
1.3.1 制备聚苯胺衍生物或共聚态聚苯胺 | 第16-17页 |
1.3.2 利用功能质子酸掺杂聚苯胺 | 第17页 |
1.3.3 制备聚苯胺复合物 | 第17页 |
1.3.4 制备聚苯胺胶体微粒 | 第17-18页 |
1.3.5 以高分子酸为模板制得水溶性聚苯胺 | 第18页 |
1.4 聚合物/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| 第18-23页 |
1.4.1 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| 第18-20页 |
1.4.2 复合材料性能 | 第20-23页 |
1.5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及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| 第23-24页 |
1.5.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3页 |
1.5.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| 第23-2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4-32页 |
第二章 实验药品和实验仪器 | 第32-34页 |
2.1 实验药品 | 第32-33页 |
2.2 实验仪器及设备 | 第33页 |
2.3 结构与性能表征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纳米石墨薄片/聚苯胺复合材料及导电性能 | 第34-45页 |
3.1 引言 | 第34-36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36-37页 |
3.2.1 纳米石墨薄片的制备过程参照参考文献 | 第36-37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7-41页 |
3.3.1 红外光谱(FTIR)分析 | 第37-38页 |
3.3.2 扫描电镜(SEM)分析 | 第38页 |
3.3.3 各影响因素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 | 第38-41页 |
3.3.4 热失重(TG)分析 | 第41页 |
3.4 结论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5页 |
第四章 纳米石墨薄片/聚苯胺接枝聚乙二醇复合材料及导电性 | 第45-56页 |
4.1 引言 | 第45-46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46页 |
4.2.1 聚苯胺-g-聚乙二醇共聚物的制备 | 第46页 |
4.2.2 纳米石墨薄片/聚苯胺-g-聚乙二醇复合材料的制备 | 第46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6-53页 |
4.3.1 红外光谱(FTIR)分析 | 第46-48页 |
4.3.2 扫描电镜(SEM)分析 | 第48-49页 |
4.3.3 各影响因素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 | 第49-51页 |
4.3.4 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| 第51-53页 |
4.4 结论 | 第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第五章 碳纳米管/聚苯胺接枝聚乙二醇复合材料及导电性 | 第56-64页 |
5.1 引言 | 第56-57页 |
5.2 实验部分 | 第57页 |
5.2.1 纳米碳管的纯化 | 第57页 |
5.2.2 碳纳米管/聚苯胺-g-聚乙二醇复合材料的制备 | 第57页 |
5.3 结果与讨论 | 第57-61页 |
5.3.1 红外光谱(FTIR)分析 | 第57-58页 |
5.3.2 原子力(AFM)分析 | 第58-59页 |
5.3.3 碳纳米管对嵌段共聚物的电导性影响 | 第59-60页 |
5.3.4 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| 第60-61页 |
5.4 结论 | 第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
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