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源山水画艺术研究
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页 |
| 引言 | 第9-11页 |
| 第1章 董源山水画艺术形成的主要原因 | 第11-15页 |
| 1.1 学习探究前人的绘画 | 第11-12页 |
| 1.2 董源具有的特殊职务 | 第12页 |
| 1.3 偏僻清幽的地理环境 | 第12-13页 |
| 1.4 统治者的爱好与保护 | 第13页 |
| 1.5 经历特殊的社会时代 | 第13-15页 |
| 第2章 董源山水画艺术风格的演变与心路之旅 | 第15-22页 |
| 2.1 董源山水画艺术风格的演变 | 第15-20页 |
| 2.1.1 初始期的浓墨重彩 | 第16-17页 |
| 2.1.2 转型期的浮彩流色 | 第17-18页 |
| 2.1.3 定型期的平淡天真 | 第18-20页 |
| 2.2 董源山水画折射的心路之旅 | 第20-22页 |
| 2.2.1 仿古随今,无我之境 | 第20-21页 |
| 2.2.2 展露新风,物我互现 | 第21页 |
| 2.2.3 情真意远,有我之境 | 第21-22页 |
| 第3章 董源山水画整体的独特形式和意境 | 第22-30页 |
| 3.1 横向的全景式构图 | 第22-26页 |
| 3.2 整体独特的水墨韵味 | 第26-27页 |
| 3.3 局部重彩着色形成的对比 | 第27页 |
| 3.4 深邃幽远的意境 | 第27-30页 |
| 第4章 董源山水画的语言技法创新 | 第30-38页 |
| 4.1 披麻皴的创新 | 第30-33页 |
| 4.2 点的灵活运用 | 第33-34页 |
| 4.3 生动自然的造型 | 第34-35页 |
| 4.4 精妙的笔墨 | 第35-38页 |
| 第5章 董源山水画的影响 | 第38-46页 |
| 5.1 对同时代的影响 | 第38-40页 |
| 5.1.1 师徒承袭,画艺承传 | 第38-39页 |
| 5.1.2 南北迥异,风格多样 | 第39-40页 |
| 5.2 对后世的影响 | 第40-46页 |
| 5.2.1 皴点影响之广博 | 第40-41页 |
| 5.2.2 造型影响之精微 | 第41-42页 |
| 5.2.3 笔墨影响之幽深 | 第42-43页 |
| 5.2.4 意境影响之深邃 | 第43页 |
| 5.2.5 风格影响之甚远 | 第43-46页 |
| 结语 | 第46-4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| 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