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1.2 目前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3 本文的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1.4 本文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| 第12-15页 |
1.4.1 本文研究的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4.2 本文的内容组织结构 | 第13-15页 |
2 虚拟调试环境概述 | 第15-27页 |
2.1 虚拟调试环境概念 | 第15-19页 |
2.1.1 虚拟调试环境概念 | 第15-17页 |
2.1.2 软件调试概念解释 | 第17-18页 |
2.1.3 虚拟调试环境下进行程序调试及其实现原则 | 第18-19页 |
2.2 虚拟调试环境的总体架构 | 第19-22页 |
2.2.1 虚拟调试环境的总体分析 | 第19-20页 |
2.2.2 虚拟调试环境的主要功能模块 | 第20-21页 |
2.2.3 虚拟调试环境的组织结构 | 第21-22页 |
2.3 虚拟调试环境的工作流程和使用方法 | 第22-25页 |
2.3.1 虚拟调试环境的工作流程 | 第22-23页 |
2.3.2 虚拟调试环境的使用方法 | 第23-25页 |
2.4 小结 | 第25-27页 |
3 虚拟调试环境关键技术研究 | 第27-45页 |
3.1 虚拟数据源研究 | 第27-33页 |
3.1.1 程序现场调试的两则调试需求实例 | 第27-28页 |
3.1.2 虚拟数据源探究 | 第28-29页 |
3.1.3 面向对象技术的应用 | 第29-30页 |
3.1.4 虚拟数据源的功能特征 | 第30-32页 |
3.1.5 多线程在虚拟调试环境中的应用 | 第32-33页 |
3.2 虚拟调试环境的数据通信 | 第33-37页 |
3.2.1 调试数据组织策略 | 第33-34页 |
3.2.2 调试数据传输策略 | 第34页 |
3.2.3 调试数据的通信方式 | 第34-37页 |
3.3 基于虚拟调试环境的调试策略分析 | 第37-40页 |
3.4 配置与管理研究 | 第40-44页 |
3.4.1 软件配置与管理 | 第40页 |
3.4.2 虚拟调试环境的配置 | 第40-41页 |
3.4.3 配置信息载体 | 第41-43页 |
3.4.4 配置信息内容设置 | 第43-44页 |
3.5 其它技术研究 | 第44页 |
3.5.1 调试数据的记录与回放 | 第44页 |
3.5.2 虚拟调试环境日志记录 | 第44页 |
3.5.3 虚拟调试环境的交互控制 | 第44页 |
3.6 小结 | 第44-45页 |
4 虚拟调试环境的实现研究 | 第45-73页 |
4.1 虚拟调试环境的构建 | 第45-47页 |
4.1.1 虚拟调试环境的构建 | 第45-46页 |
4.1.2 虚拟调试环境功能实现分析 | 第46-47页 |
4.2 虚拟数据源的实现 | 第47-56页 |
4.2.1 数据数据源的实现 | 第47-49页 |
4.2.2 调试数据的处理 | 第49-50页 |
4.2.3 调试数据生成的时间控制方法研究 | 第50-56页 |
4.3 通信模块实现 | 第56-63页 |
4.3.1 数据的组织 | 第56-57页 |
4.3.2 通信方式的选择实现 | 第57-59页 |
4.3.3 实现Socket 通信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| 第59-60页 |
4.3.4 Socket 通信基本实现 | 第60-63页 |
4.4 配置与管理的实现 | 第63-70页 |
4.4.1 配置信息的组织与设置 | 第63-64页 |
4.4.2 配置信息内容设置举例 | 第64-68页 |
4.4.3 配置信息操作实现 | 第68-70页 |
4.4.4 对配置信息的管理与使用 | 第70页 |
4.5 虚拟调试环境实验 | 第70-72页 |
4.5.1 实验说明 | 第70-71页 |
4.5.2 实验模型及INI 文件调试需求配置 | 第71页 |
4.5.3 调试数据趋势图 | 第71-72页 |
4.5.4 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 | 第72页 |
4.6 小结 | 第72-73页 |
5 总结与展望 | 第73-75页 |
5.1 全文总结 | 第73-74页 |
5.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| 第74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1页 |
附录 | 第81-83页 |
A.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81页 |
B.较通用的基于INI 配置文件的调试需求信息设置介绍 | 第81-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