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| 1.1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9页 |
| 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| 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页 |
| 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| 1.3 文章的主要框架 | 第11-12页 |
| 1.4 文章的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| 1.5 本文创新点及不足 | 第12-13页 |
| 第2章 金融危机与货币政策 | 第13-18页 |
| 2.1 金融危机定义和分类 | 第13-14页 |
| 2.1.1 金融危机的定义 | 第13页 |
| 2.1.2 金融危机的分类 | 第13-14页 |
| 2.2 货币政策的定义和传导机制 | 第14-16页 |
| 2.2.1 货币政策的定义 | 第14-15页 |
| 2.2.2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| 第15-16页 |
| 2.3 应对危机的货币政策及其传导机制 | 第16-18页 |
| 第3章 危机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措施 | 第18-29页 |
| 3.1 全球金融危机概述 | 第18-20页 |
| 3.2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| 第20-23页 |
| 3.2.1 全球金融危机对产出和物价的冲击 | 第21-22页 |
| 3.2.2 全球金融危机对进出口的冲击 | 第22-23页 |
| 3.2.3 全球金融危机对资本市场的冲击 | 第23页 |
| 3.3 危机期间的中国货币政策措施 | 第23-27页 |
| 3.3.1 危机期间的利率政策 | 第23-24页 |
| 3.3.2 危机期间的存款准备金政策 | 第24-25页 |
| 3.3.3 危机期间的信贷政策 | 第25-26页 |
| 3.3.4 危机期间的公开市场业务 | 第26页 |
| 3.3.5 危机期间的汇率政策 | 第26-27页 |
| 3.4 危机期间的中国货币政策措施概述 | 第27-29页 |
| 第4章 危机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效果实证分析 | 第29-41页 |
| 4.1 货币投放渠道 | 第29-32页 |
| 4.1.1 外汇占款与货币投放 | 第29-31页 |
| 4.1.2 信贷与货币投放 | 第31-32页 |
| 4.2 危机背景下货币政策效果实证分析 | 第32-41页 |
| 4.2.1 货币政策工具与基础货币的关系 | 第33-35页 |
| 4.2.2 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、信贷的关系 | 第35页 |
| 4.2.3 货币供应量与产出和物价的关系检验 | 第35-39页 |
| 4.2.4 实证分析结论 | 第39-41页 |
| 第5章 危机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的建议 | 第41-45页 |
| 5.1 危机背景下利率政策的建议 | 第41页 |
| 5.2 危机背景下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建议 | 第41-42页 |
| 5.3 危机背景下信贷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的建议 | 第42页 |
| 5.4 危机背景下汇率政策的建议 | 第42-45页 |
| 5.4.1 灵活运用汇率手段,积极应对外部冲击 | 第43页 |
| 5.4.2 有效利用外汇储备,建立“人民币—美元市场” | 第43-45页 |
| 结语 | 第45-4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| 致谢 | 第48-49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