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产8吨ClO2制备及在蔗渣浆漂白中的应用研究
| 摘要 | 第4-5页 | 
| ABSTRACT | 第5页 | 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2页 | 
| 1.1 前言 | 第9页 | 
| 1.2 二氧化氯的理化性质 | 第9-13页 | 
| 1.2.1 二氧化氯的物理性质 | 第9-10页 | 
| 1.2.2 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 | 第10-12页 | 
| 1.2.3 二氧化氯的生物性质 | 第12-13页 | 
| 1.3 二氧化氯的制备方法概述 | 第13-16页 | 
| 1.3.1 电解法制备二氧化氯 | 第13-14页 | 
| 1.3.2 化学法制备二氧化氯 | 第14-16页 | 
| 1.4 二氧化氯的工业应用 | 第16-20页 | 
| 1.4.1 在制浆造纸工业的应用 | 第17-18页 | 
| 1.4.2 在口用化工的应用 | 第18页 | 
| 1.4.3 在水处理的应用 | 第18-19页 | 
| 1.4.4 在医疗行业的应用 | 第19页 | 
| 1.4.5 在食品工业的应用 | 第19页 | 
| 1.4.6 在其它行业的应用 | 第19-20页 | 
| 1.5 本论文的立题背景 | 第20页 | 
| 1.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、意义和主要内容 | 第20-22页 | 
| 1.6.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、意义 | 第20-21页 | 
| 1.6.2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1-22页 | 
| 第二章 二氧化氯制备工艺 | 第22-31页 | 
| 2.1 前言 | 第22页 | 
| 2.2 二氧化氯的制备工艺 | 第22-27页 | 
| 2.2.1 二氧化氯制备系统 | 第22-25页 | 
| 2.2.2 二氧化氯制备工艺 | 第25-27页 | 
| 2.3 提高二氧化氯产率措施 | 第27-30页 | 
| 2.3.1 加强原材料质量管理 | 第27-28页 | 
| 2.3.2 加强现场工艺参数控制 | 第28页 | 
| 2.3.3 加强现场设备管理 | 第28-29页 | 
| 2.3.4 加强二氧化氯吸收控制 | 第29页 | 
| 2.3.5 降低过程损失 | 第29-30页 | 
| 2.4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 
| 第三章 二氧化氯制备发生器内循环量影响研究 | 第31-36页 | 
| 3.1 前言 | 第31-32页 | 
| 3.2 循环量对蒸汽消耗影响 | 第32-33页 | 
| 3.3 循环量对电量消耗影响 | 第33页 | 
| 3.4 循环量对原料消耗影响 | 第33-34页 | 
| 3.5 循环量对反应效率影响 | 第34-35页 | 
| 3.6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 
| 第四章 二氧化氯在蔗渣浆漂白应用 | 第36-46页 | 
| 4.1 实验原料和实验方法 | 第36-37页 | 
| 4.1.1 实验原料 | 第36-37页 | 
| 4.1.2 实验方法 | 第37页 | 
| 4.2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37-44页 | 
| 4.2.1 常规物理指标分析 | 第37-38页 | 
| 4.2.2 各段浆样纤维形态结果分析 | 第38-44页 | 
| 4.3 提高二氧化氯漂白效率 | 第44-45页 | 
| 4.3.1 二氧化氯漂白过程结构变化 | 第44页 | 
| 4.3.2 二氧化氯漂白优化 | 第44-45页 | 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 
| 第五章 二氧化氯漂白污水负荷 | 第46-50页 | 
| 5.1 实验原料及实验方法 | 第47-49页 | 
| 5.1.1 实验原料 | 第47页 | 
| 5.1.2 实验方法 | 第47-48页 | 
| 5.1.3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48-49页 | 
| 5.2 本章总结 | 第49-50页 | 
| 第六章 结论、创新点和展望 | 第50-52页 | 
| 6.1 结论 | 第50页 | 
| 6.2 创新点 | 第50-51页 | 
| 6.3 展望 | 第51-52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 
| 附录 | 第55-57页 | 
| 致谢 | 第57-58页 | 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