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软件论文--管理程序、管理系统论文

我国退耕还林(草)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--以陕西省吴起县为例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导论第9-16页
    一、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二、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国内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国外研究现状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研究综述第13-14页
    三、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研究思路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研究方法第14页
    四、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与不足第14-16页
第一章 我国退耕还林(草)信息化管理的实施和发展第16-22页
    一、 信息化与退耕还林管理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信息化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信息化管理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退耕还林信息化管理第18-19页
    二、 我国退耕还林(草)实施状况第19-20页
    三、 我国退耕还林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状况第20-22页
第二章 我国退耕还林(草)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模式第22-35页
    一、 我国退耕还林管理业务概况第22-24页
    二、 我国退耕还林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模式第24-3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单机技术应用模式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式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知识管理系统模式第31-34页
    三、 三种模式的差异分析第34-35页
第三章 吴起县退耕还林(草)信息化管理第35-43页
    一、 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概况第35-38页
    二、 吴起县退耕还林信息管理系统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系统体系结构与特点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系统主要功能第39-41页
    三、 吴起县退耕还林信息化管理的经验与成效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构建组织领导保障体系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增大科技投资力度,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建立县乡两级业内管理数据库第42-43页
第四章 我国退耕还林(草)信息化管理的经验与主要问题第43-47页
    一、 我国退耕还林信息化管理的主要经验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退耕还林信息化管理发展架构初步形成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拓展,管理业务能力明显提高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组织管理体系强化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退耕还林信息化管理标准体系建设开始起步第44页
    二、 我国退耕还林信息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我国退耕还林信息化管理的理论研究问题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我国退耕还林信息化管理实践应用问题第45-47页
第五章 对我国退耕还林(草)信息化管理的几点建议第47-52页
    一、 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力度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进一步深化以地理信息系统(GIS)为核心的“3S”技术的应用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建立覆盖全国的退耕还林工程信息网络系统第48-49页
    二、 重构退耕还林工程管理结构体系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加强组织领导机构建设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进一步推动林业工程管理电子政务的发展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建立和完善相关规范与标准第50页
    三、 转变观念,强化信息化管理意识第50页
    四、 建立退耕还林信息化管理安全策略第50-51页
    五、 消除退耕还林地区间信息化管理水平差异第51-52页
结论第52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8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8-59页
致谢第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电子类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
下一篇:秦岭地区陕南中小学校舍山洪灾害影响数值模拟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