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9-13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9-11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9-10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0-11页 |
1.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服务型政府与行政审批制度基本理论 | 第13-18页 |
2.1 服务型政府基本理论 | 第13-14页 |
2.1.1 新公共服务理论 | 第13页 |
2.1.2 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| 第13-14页 |
2.2 行政审批制度基本理论 | 第14-15页 |
2.2.1 行政审批及其相关概念 | 第14-15页 |
2.2.2 行政审批制度及其特点 | 第15页 |
2.3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| 第15-18页 |
2.3.1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 | 第15-16页 |
2.3.2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 | 第16页 |
2.3.3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 | 第16-18页 |
第三章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历程与现状 | 第18-23页 |
3.1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历程 | 第18-19页 |
3.1.1 放权让利,刺激主体积极性(1979—1982) | 第18页 |
3.1.2 减少审批,提高行政效率(1984—1991) | 第18页 |
3.1.3 精简机构,重组政府审批职能(1992—1997) | 第18-19页 |
3.1.4 依法审批,审批管理开始与服务相结合(1998—至今) | 第19页 |
3.2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的成就 | 第19-21页 |
3.2.1 大量削减行政审批项目 | 第19-20页 |
3.2.2 取消了一批审批收费项目 | 第20页 |
3.2.3 行政服务中心广泛设立 | 第20-21页 |
3.2.4 法制化建设取得成效 | 第21页 |
3.3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| 第21-23页 |
3.3.1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标准 | 第21-22页 |
3.3.3 行政审批缺乏整体机制的改革 | 第22页 |
3.3.4 行政审批监督体系不够完善 | 第22-23页 |
第四章 国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| 第23-28页 |
4.1 美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| 第23-25页 |
4.1.1 美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背景 | 第23页 |
4.1.2 美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特征及成效 | 第23-25页 |
4.1.3 美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启示 | 第25页 |
4.2 日本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| 第25-28页 |
4.2.1 日本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背景 | 第25-26页 |
4.2.2 日本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特征及成效 | 第26页 |
4.2.3 日本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启示 | 第26-28页 |
第五章 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| 第28-36页 |
5.1 服务型构建政府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原则 | 第28-29页 |
5.1.1 依法原则 | 第28页 |
5.1.2 效率原则 | 第28-29页 |
5.1.3 责任原则 | 第29页 |
5.1.4 公开原则 | 第29页 |
5.2 服务型政府构建中行政审批决策机制的改革路径 | 第29-31页 |
5.2.1 完善行政审批决策的程序和规则 | 第29-30页 |
5.2.2 健全行政审批决策的参与制度 | 第30页 |
5.2.3 构建行政审批决策评估体系 | 第30-31页 |
5.2.4 改革行政审批决策责任机制 | 第31页 |
5.3 服务型政府构建中行政审批运行机制的改革路径 | 第31-34页 |
5.3.1 依法设定行政审批范围 | 第31-32页 |
5.3.2 规范行政审批程序 | 第32-33页 |
5.3.3 改革行政审批方式 | 第33-34页 |
5.4 服务型政府构建中行政审批监督机制的改革路径 | 第34-36页 |
5.4.1 建立健全行政审批监督内外结合的体系 | 第34-35页 |
5.4.2 推进行政审批监督的法制化建设 | 第35页 |
5.4.3 建设“电子监察”系统,丰富行政审批监督手段 | 第35-36页 |
结语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40页 |
致谢 | 第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