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药学论文--药物基础科学论文--药物化学论文

以天然抗菌肽MPI和Anoplin为母体的新型抗菌肽的结构设计、合成及活性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前言第10-24页
    1.1 抗菌肽的背景以及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抗菌肽的分类及其结构特点第11-13页
    1.3 抗菌肽作用的机制第13-15页
    1.4 抗菌肽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第15-17页
    1.5 天然抗菌肽ANOPLIN的研究背景第17-18页
    1.6 天然抗菌肽MPI的研究背景第18-19页
    1.7 “CLICK CHEMISTRY”的发现及其意义第19-20页
    1.8 “CLICK CHEMISTRY”在肽类药物结构改造中的应用第20-24页
第二章 立题依据第24-34页
    2.1 一般抗菌肽的构效关系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构象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电荷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两亲性和疏水力矩(MH)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疏水性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极角第26页
    2.2 常用的抗菌肽结构改造方法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组合化学法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氨基酸残基取代法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杂合肽设计法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序列截取法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螺旋转轮法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其他改造方法第28页
    2.3 课题设计的创新点和立足点第28-29页
    2.4 课题设计的思路和研究过程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非天然氨基酸以及母肽及其类似物的合成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生物活性部分第32-34页
第三章 实验部分第34-51页
    3.1 实验仪器与试剂材料第34-35页
    3.2 试剂的处理和配制第35-36页
    3.3 合成部分第3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非天然氨基酸NA-FMOC-L-PRA-OH的合成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非天然氨基酸NA-FMOC-L-NLE(N3)-OH的合成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抗菌肽ANOPLIN和抗菌肽MPI的合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抗菌肽C-ANOPLIN的合成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抗菌肽C-MPI的合成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抗菌肽J-AM的合成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抗菌肽J-AA的合成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8 抗菌肽J-MM的合成第46-47页
    3.4 生物活性部分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抗菌活性实验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红细胞溶血活性实验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RP-HPLC测定肽的疏水性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酶解稳定性实验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耐药性实验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碘化吡啶(PI)染色实验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7 扫描电镜观测实验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8 统计学方法第50-51页
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1-64页
    4.1 实验结果第5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合成部分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抗菌活性实验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红细胞溶血活性实验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RP-HPLC测定肽的疏水性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酶解稳定性实验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6 耐药性实验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7 碘化吡啶(PI)染色实验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8 扫描电镜实验第61-62页
    4.2 讨论部分第62-64页
论文研究工作小结第64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70页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0-71页
致谢第71-72页
附录第72-105页

论文共10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课堂互动的研究
下一篇:Liguzinediol对心梗所致心衰大鼠模型心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