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工业经济论文--中国工业经济论文--工业部门经济论文

M建筑公司项目经理风险管理培训方案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目录第7-9页
1 绪论第9-1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及思路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目的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内容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研究思路第13-15页
2 相关理论基础第15-24页
    2.1 项目经理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项目经理制度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项目经理界定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项目经理的素质和能力第15-17页
    2.2 风险管理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风险的定义与组成要素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风险管理概述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风险管理的程序第18-20页
    2.3 建筑公司项目风险管理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建筑公司项目风险定义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建筑公司项目风险特点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建筑公司项目风险成因和类别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建筑公司项目风险管理第21-22页
    2.4 培训理论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培训的概念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培训的特点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培训的意义第23-24页
3 M建筑公司项目经理风险管理培训现状分析第24-35页
    3.1 M建筑公司概况第24-26页
    3.2 M建筑公司风险管理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风险管理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风险管理培训中问题产生的原因第28-30页
    3.3 M建筑公司风险管理培训的需求分析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组织特征分析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工作特征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个人特征分析第33-35页
4 M建筑公司项目经理风险管理培训方案设计第35-51页
    4.1 风险管理培训方案指导思想与设计原则第35页
    4.2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培训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法律法规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标准规范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风险管理流程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继续教育第39页
    4.3 运营过程风险管理培训第39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合同风险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预决算问题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财务管理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团队管理第44-47页
    4.4 风险管理培训方案的组织实施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部门职责的确定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培训方式的选择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培训效果评价方法选择第48-49页
    4.5 风险管理培训的考核方式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笔试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操作测试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面试第50-51页
5 培训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第51-59页
    5.1 制度保障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建立公司培训管理制度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制定相关配套措施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完善培训奖惩机制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加强培训监管工作第52页
    5.2 组织保障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加强培训宣传工作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建立培训管理机构第52-53页
    5.3 文化保障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建立文化培训机制第53-54页
    5.4 资源保障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培训讲师的选择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培训设施的准备第54-55页
    5.5 激励保障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长期激励机制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项目工薪制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团体激励制度第55-57页
    5.6 几点建议第57-59页
6 结论与展望第59-61页
    6.1 主要结论第59-60页
    6.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60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4页
致谢第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铁路设计院向国际型工程公司转型实现途径研究
下一篇:智慧城市理念下历史环境保护的信息技术手段探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