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9-14页 |
第二章 左手材料的研究进展 | 第14-28页 |
2.1 引言 | 第14-15页 |
2.2 左手材料的实现 | 第15-20页 |
2.2.1 电谐振介质 | 第15-17页 |
2.2.2 磁谐振介质 | 第17-18页 |
2.2.3 电磁谐振左手材料的实现 | 第18-19页 |
2.2.4 传输线结构左手材料的实现 | 第19-20页 |
2.3 左手材料的性质 | 第20-25页 |
2.4 有效介电常数与磁导率的提取 | 第25-27页 |
2.5 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双渔网等离子体微腔的光学特性 | 第28-34页 |
3.1 引言 | 第28页 |
3.2 DF微腔中的光学模式 | 第28-30页 |
3.3 光学模式的电场分布 | 第30-32页 |
3.4 DF实现负折射的机理 | 第32-33页 |
3.5 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四章 双渔网等离子体微腔和量子阱的耦合机理探究 | 第34-42页 |
4.1 引言 | 第34页 |
4.2 负折射调节研究进展 | 第34页 |
4.3 QW的LORENTZ模型 | 第34-35页 |
4.4 耦合结果及分析 | 第35-41页 |
4.5 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五章 双渔网等离子体微腔和类量子阱介质的耦合研究 | 第42-46页 |
5.1 引言 | 第42页 |
5.2 结果与分析 | 第42-45页 |
5.3 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46-48页 |
6.1 工作总结 | 第46-47页 |
6.2 工作展望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4页 |
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4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