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价格传导的资源税改革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9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3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3-15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3.3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点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资源税概念及理论概述 | 第15-20页 |
2.1 资源税概念界定及特点 | 第15-16页 |
2.1.1 资源税概念界定 | 第15页 |
2.1.2 资源税的特点和作用 | 第15-16页 |
2.2 资源税研究的理论依据 | 第16-17页 |
2.2.1 地租理论 | 第16页 |
2.2.2 不可再生资源最优化消耗理论 | 第16-17页 |
2.2.3 外部性理论 | 第17页 |
2.2.4 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17页 |
2.3 资源税改革的效应分析 | 第17-20页 |
2.3.1 价格效应 | 第18页 |
2.3.2 环境效应 | 第18页 |
2.3.3 财政效应 | 第18-19页 |
2.3.4 企业效应 | 第19-20页 |
第三章 资源税的税负转嫁 | 第20-25页 |
3.1 税负转嫁的定义 | 第20页 |
3.2 资源税的税负转嫁的基本原理 | 第20-22页 |
3.2.1 资源商品需求弹性与税负转嫁关系 | 第21页 |
3.2.2 资源商品供给弹性与税负转嫁关系 | 第21-22页 |
3.3 资源税不同计征方式的税负转嫁 | 第22-25页 |
3.3.1 从价计征方式下资源税的税负转嫁 | 第23页 |
3.3.2 从量计征方式下资源税的税负转嫁 | 第23-25页 |
第四章 资源税改革对价格传导的机理 | 第25-27页 |
4.1 资源税与资源价格体系的关系 | 第25页 |
4.2 资源性商品的价格传导的分析 | 第25-27页 |
4.2.1 价格传导的分析 | 第25-26页 |
4.2.2 资源商品的价格传导分析 | 第26-27页 |
第五章 资源税的价格传导效应分析 | 第27-44页 |
5.1 资源税价格传导的路径分析 | 第27-28页 |
5.1.1 价格传导的一般路径分析 | 第27页 |
5.1.2 资源税价格传导的具体路径分析 | 第27-28页 |
5.2 资源税改革价格传导实证检验 | 第28-30页 |
5.2.1 分析对象 | 第28-29页 |
5.2.2 西安市和北京市指标数据 | 第29-30页 |
5.3 统计分析 | 第30-41页 |
5.3.1 西安市的统计分析 | 第30-36页 |
5.3.2 北京市的统计分析 | 第36-41页 |
5.4 结论与预测估计 | 第41-44页 |
5.4.1 结论 | 第41-42页 |
5.4.2 预测估计 | 第42-44页 |
第六章 基于价格传导的资源税改革的政策建议 | 第44-50页 |
6.1 资源税改革目标 | 第45-46页 |
6.1.1 配置效率目标 | 第45页 |
6.1.2 社会公平目标 | 第45页 |
6.1.3 经济增长目标 | 第45-46页 |
6.1.4 环境质量目标 | 第46页 |
6.2 政策建议 | 第46-50页 |
6.2.1 增加新税目 | 第46-47页 |
6.2.2 定额税率改为比例税率与定额税率相结合 | 第47页 |
6.2.3 由价内税改为价外税 | 第47-48页 |
6.2.4 引导行业间合理竞争 | 第48页 |
6.2.5 统筹税费关系 | 第48-49页 |
6.2.6 加强对价格的调控 | 第49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| 第53-54页 |
详细摘要 | 第54-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