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的淋滤实验研究
| 摘要 | 第3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5页 |
| 1 绪论 | 第9-18页 |
| 1.1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概述 | 第9-10页 |
| 1.1.1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现状 | 第9页 |
| 1.1.2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技术 | 第9-10页 |
| 1.1.3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产物 | 第10页 |
| 1.2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特性 | 第10-12页 |
| 1.2.1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来源及分布 | 第10-11页 |
| 1.2.2 城市生活焚烧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性质 | 第11页 |
| 1.2.3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危害 | 第11-12页 |
| 1.3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处理现状 | 第12-15页 |
| 1.3.1 水泥/沥青固化处理法 | 第12-13页 |
| 1.3.2 化学药剂稳定法 | 第13页 |
| 1.3.3 高温热处理法 | 第13-14页 |
| 1.3.4 浸洗法 | 第14-15页 |
| 1.4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现状 | 第15-16页 |
| 1.5 课题的选题背景、意义 | 第16-18页 |
| 1.5.1 研究背景 | 第16页 |
| 1.5.2 研究意义 | 第16-18页 |
| 2 研究方案 | 第18-20页 |
| 2.1 研究内容 | 第18页 |
| 2.1.1 研究目的 | 第18页 |
| 2.1.2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页 |
| 2.2 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8-20页 |
| 3 飞灰的基本性质研究 | 第20-31页 |
| 3.1 引言 | 第20页 |
| 3.2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| 第20-22页 |
| 3.2.1 飞灰的理化性质测定 | 第20页 |
| 3.2.2 飞灰中重金属污染特性 | 第20-22页 |
| 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22-25页 |
| 3.3.1 形貌特征 | 第22-23页 |
| 3.3.2 比表孔径分析 | 第23页 |
| 3.3.3 含水率 | 第23-24页 |
| 3.3.4 粒径分布 | 第24页 |
| 3.3.5 化学组成 | 第24-25页 |
| 3.3.6 物相组成 | 第25页 |
| 3.4 飞灰中重金属性质 | 第25-29页 |
| 3.4.1 重金属全量分析 | 第26页 |
| 3.4.2 重金属浸出毒性分析 | 第26-27页 |
| 3.4.3 重金属形态分析 | 第27-29页 |
| 3.5 本章小结 | 第29-31页 |
| 4 飞灰重金属水浸淋洗实验研究 | 第31-39页 |
| 4.1 引言 | 第31页 |
| 4.2 材料与方法 | 第31-33页 |
| 4.2.1 实验原料 | 第31页 |
| 4.2.2 实验流程工艺 | 第31-32页 |
| 4.2.3 实验设计 | 第32页 |
| 4.2.4 实验仪器与设备 | 第32-33页 |
| 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3-37页 |
| 4.3.1 水洗时间对重金属浸出率影响 | 第33-34页 |
| 4.3.2 水洗液固比对重金属浸出率影响 | 第34-35页 |
| 4.3.3 水洗温度对重金属浸出率影响 | 第35-36页 |
| 4.3.4 水洗次数对重金属浸出率影响 | 第36-37页 |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37-39页 |
| 5 飞灰重金属酸浸淋洗实验研究 | 第39-52页 |
| 5.1 引言 | 第39页 |
| 5.2 实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| 第39-40页 |
| 5.2.1 实验原料 | 第39页 |
| 5.2.2 实验流程工艺 | 第39-40页 |
| 5.2.3 实验设计 | 第40页 |
| 5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0-50页 |
| 5.3.1 不同酸对重金属浸出率影响 | 第40-42页 |
| 5.3.2 酸洗时间对重金属浸出率影响 | 第42-43页 |
| 5.3.3 酸洗液固比对重金属浸出率影响 | 第43-44页 |
| 5.3.4 酸洗浓度对重金属浸出率影响 | 第44-45页 |
| 5.3.5 酸洗温度对重金属浸出率影响 | 第45-46页 |
| 5.3.6 酸洗正交优化实验 | 第46-50页 |
| 5.4 本章小结 | 第50-52页 |
| 6 淋洗飞灰基本性质分析 | 第52-59页 |
| 6.1 引言 | 第52页 |
| 6.2 原飞灰与淋洗飞灰基本性质对比分析 | 第52-58页 |
| 6.2.1 化学组成 | 第52-53页 |
| 6.2.2 物相组成 | 第53页 |
| 6.2.3 重金属全量 | 第53-54页 |
| 6.2.4 重金属形态分析 | 第54-58页 |
| 6.3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| 7 结论及建议 | 第59-62页 |
| 7.1 结论 | 第59-61页 |
| 7.2 建议 | 第61-62页 |
| 致谢 | 第62-6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3-67页 |
| 附录 | 第67页 |
|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