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对人际关系互动模式的重构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1 前言 | 第8-11页 |
| 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8页 |
| ·研究假设与概念澄清 | 第8-11页 |
| ·研究假设 | 第9页 |
| ·概念澄清 | 第9-11页 |
| 2 文献综述 | 第11-16页 |
| ·不同学科视角下的手机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| ·传播学视角下的手机研究 | 第11页 |
| ·语言学视角下的手机研究 | 第11-12页 |
| ·社会学视角下手机研究的理论范式 | 第12-15页 |
| ·功能主义的理论范式与手机研究 | 第12-14页 |
| ·交换论的理论范式与手机研究 | 第14页 |
| ·社会资本的理论范式与手机研究 | 第14-15页 |
| ·小结 | 第15-16页 |
| 3 手机重构人际关系互动模式的基础 | 第16-21页 |
| ·手机的嵌入性 | 第16-17页 |
| ·手机的符号性 | 第17-18页 |
| ·手机的即时性 | 第18-20页 |
| ·手机的私密性 | 第20-21页 |
| 4 手机重构下的人际关系互动模式 | 第21-46页 |
| ·互动模式的主要特征 | 第21-30页 |
| ·从一维空间向混合空间的转化 | 第21-25页 |
| ·手机使用的群体差异性 | 第25-30页 |
| ·互动模式的种类 | 第30页 |
| ·协调性互动 | 第30-44页 |
| ·工具性互动 | 第32-36页 |
| ·情感性互动 | 第36-44页 |
| ·小结 | 第44-46页 |
| 5 总结与讨论 | 第46-4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8-49页 |
| 致谢 | 第49-50页 |
| 个人简介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