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目录 | 第5-7页 |
前言 | 第7-10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7页 |
1、新型工业化道路下的产业集群 | 第7页 |
2、辽中南地区产业集群发展问题 | 第7页 |
二、选题的意义 | 第7-8页 |
三、辽中南地区产业集群相关研究现状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综述 | 第10-19页 |
·基本概念 | 第10-13页 |
·辽中南地区范围划分 | 第10-11页 |
·产业集群的概念与内涵 | 第11-13页 |
·相关理论综述 | 第13-19页 |
·产业集群理论 | 第13-15页 |
·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| 第15-19页 |
第二章 辽中南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与目标定位 | 第19-31页 |
·辽中南地区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因素 | 第19-20页 |
·资源禀赋 | 第19页 |
·政府主导 | 第19-20页 |
·辽中南地区产业集群现状 | 第20-22页 |
·辽中南地区优势产业分析 | 第20-21页 |
·辽中南产业集群现状 | 第21-22页 |
·辽中南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| 第22-27页 |
·经济结构不合理造成竞争力匮乏 | 第23-26页 |
·资源枯竭,后续产业缺乏 | 第26页 |
·市场开放度低,制约了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| 第26-27页 |
·辽中南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目标定位 | 第27-31页 |
·构筑装备制造业基地目标 | 第27-30页 |
·实现辽中南地区新型工业化目标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辽中南地区主导产业集群的选择 | 第31-39页 |
·主导产业及主导产业选择方法 | 第31-33页 |
·关于主导产业 | 第31-32页 |
·主导产业选择标准与方法 | 第32-33页 |
·辽中南地区产业集群中主导产业的选择 | 第33-39页 |
·辽中南地区产业集群中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与方法 | 第33-34页 |
·辽中南地区产业集群中主导产业的选择过程 | 第34-37页 |
·辽中南地区产业集群未来发展方向 | 第37-39页 |
第四章 辽中南地区产业集群布局问题探索 | 第39-45页 |
·辽中南地区主体功能区划分 | 第39-40页 |
·辽中南地区产业集群布局 | 第40-45页 |
·辽宁中部结构优化老工业基地转型主体功能区产业集群布局 | 第40-42页 |
·辽宁沿海新型产业基地重点开发建设主体功能区产业集群布局 | 第42-45页 |
第五章 辽中南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调控措施 | 第45-50页 |
·政府调控对辽中南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意义 | 第45-46页 |
·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| 第45页 |
·营造适宜的软环境 | 第45页 |
·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| 第45-46页 |
·发展辽中南地区产业集群的政府调控措施 | 第46-50页 |
·科学定位政府角色 | 第46页 |
·引导园区产业发展 | 第46-47页 |
·建立区域创新网络 | 第47页 |
·培育新兴产业集群 | 第47-48页 |
·大力发展中介组织 | 第48-49页 |
·拓宽融资渠道 | 第49-50页 |
结论 | 第50-52页 |
一、主要结论 | 第50页 |
(一) 辽中南地区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的症结是发展方式和政府职能的缺陷 | 第50页 |
(二) 辽中南地区产业集群应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向着产业融合方向发展,在布局上应遵循主体功能区划分的理念 | 第50页 |
(三) 解决辽中南地区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转变 | 第50页 |
二、存在的问题 | 第50-52页 |
(一) 实证研究的缺乏 | 第50-51页 |
(二) 集群风险问题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个人简历 | 第56页 |